美文网首页2018青椒计...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作者: 望奎068张春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4:15 被阅读3次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2019年3月13日,青椒计划第二讲《流浪地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由闫芳老师和张虎岗老师主讲。在这次的讲座中两位老师提到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我没有看过这部影片,但是听老师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后,再听课结束后,我马上的打开手机查看《流浪地球》的简介,这部电影是2008年刘慈欣小说作品。另外有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该电影将于2019年2月上映,主演:吴京,李光洁,赵今麦,吴孟达。特别出演:雷佳音。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流浪地球》简介:

    许多年以后,太阳内部能量耗尽,即将巨大化并会吞噬临近的几个星球,也包括地球。由于太阳已经没有能量,地球陷入了冰川期,人类只能移居地下城。但地下城空间有限。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入避难,需要抽签决定,那些没有中签的人就只能留在地表等死。地球人类数量大减,最后只剩下30亿人。

    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联合国召开会议,会议中决定倾尽全人类之所有,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以驱使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这就是著名的“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该计划共分为“刹车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四个阶段。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刹车时代”的最后一年里。

    计划使用超级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然后让地球公转速度加快,在轨道上绕行并进一步加速,使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让地球飞到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最终地球将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2019年春节贺岁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因为票房、口碑双冠军引发人们关注和热议,为了拍好电影,主创团队画了约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制作了近10000件道具,搭建了100000平方米的实景布景。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流浪地球》是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中国人拍摄的科幻电影,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讲叙人类文明延续的故事。故事就像中国人春节大迁徙一样,为了能和家人团圆,无数在外流浪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顶风冒雪跨越几千公里,几百公里,几十公里,几公里,只为回家!。这种流浪同样延续着中华文明而年复一年,无论天涯海角,无论地老天荒,只要有亲人在就有家在,就有一份念想,就会不远万里千里回家,一个也不能少。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流浪地球》中国式的科幻电影,里面隐显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家国文化。就像电影中台词说的一样:没有人的文明还是文明吗?家是中华文明的细胞,没有家国文化的传承还会有中华文明的延续吗?所以电影里刘培强为了家人大骂莫斯(人工智能)是逃兵,认为莫斯抛弃了地球。我们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了人性,有了人性才会有亲情,爱情,友情,才会为家人不惜一切,甚至于生命。人工智能不能理解,它是理性的产物,尽管它比人类聪明,但它永远无法体会到人类的那份感情与牵挂,它才会哀叹:让人类保持完全理性是不可能的。而人一旦有了这种“不可能”才会有最后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能”,当其它国家救援队都忙着撤退时,只有中国的救援车冒死前进,抱着一丝希望拼死拯救地球。为什么?地球就是家,我们要回家团圆。

    《流浪地球》是一部伟的大电影,是要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它再一次证明了,讲好故事才是电影生存之本,才会拍出不朽之作。无论特效多么的“好嗨哟”,多么的“巅峰”,没有了感情的科幻电影只能变成“莫斯”。苍白而无意义,死寂而无波澜,空洞而失本源。

    《流浪地球》感动了我们,电影里的每个人的行为就是我们生活的日常,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为了一代代人永远的家不放弃一丝可能,这是中国电影带给世界的惊喜,它比科幻电影特效来的更重要,比电影票房来得更重要。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打开学校的“门”,推倒学校的“墙”,在不久的将来,学校更像是一种知识超市,开设各式各样的课程,学生就好比顾客,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想要的东西;借助大数据,未来的学校将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将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将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制定成长路径………未来学校是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现代学校治理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未来教室是以探索和落实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设想。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以数据治校治教,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点阵数码笔技术采集到每个学生的答题过程,如做题的顺序、每道题的停留时间、答案修改次数等更细化的过程记录数据,由此精准地判断学生在哪些知识点存有疑惑;借助大数据开放平台,各级学校可以逐步开放办学环境,主动上传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数据,共同推进“强校扶弱校、老校带新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实践;在学校层面,小到井盖、路灯、人行道,大到操场、楼道、教室,我们都能将其进行分门别类、精细管理,辅以物联网代码技术,有效增强对校产资源数量、位置的深度把握,做到内外兼顾、了如指掌;借助大数据,我们可以对教师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基于其发展需求和现状,分析个人发展的相关指数,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成长路径……紧紧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未来学校建设、学生学习模式优化和课堂高效教学改革等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形态,秉承“开放、融合、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平台,打造未来智创中心、学生交流中心、教室e学吧等。未来学校对教育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而是开创教育的新纪元。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信息技术已成燎原之势。“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形态,秉承“开放、融合、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平台,打造未来智创中心、学生交流中心、教室e学吧等。

    未来智创中心即将引入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陶瓷打印及艺术加工等设备与技术,为学生创设一方自主发展、思维碰撞的蓝天。其中,新打造的多功能教室集录播区、访谈活动区,展演区于一体,使学习方式向主动、深度、无边界方向变革。

    学生交流中心是具有区域文化与个性特色的一个个学习活动区域,如学生沙龙、社团、阅读区、展示台等,实现学习空间灵活、智慧、可重组的再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孩子遇见未来的自己。

    《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球可以流浪,但灵魂需要安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i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