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的人脾气暴躁,一点就炸,很容易发怒。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实这是一种自恋的表现,主要受到了童年时来自父母的影响。这类人喜欢并善于抓住对方的错处不放,戾气较重。若不能好好地摆脱自恋情结,他们是很难在亲密关系中抵达真实并找到“爱”的。
看到这句话,感觉说得不就是老公吗?脾气暴躁的人,我不再报太大希望,他能改得多么好,很后悔没在在第一次他跟我发脾气分手,可怕的发怒的样子,说我妈看不起他,将来不会让我妈好过,那时我觉得这个人好可怕,决定分手,我离开出租房,回老家,他哭着忏悔,说自己都是气话,回老家把我追回,我心软和好了。
发现就像家暴一样,你原谅一回,还会有无数个下一次。他说他会改,我拿本子记下来,记录我们一幸福的时刻,记录他闪光点,后来又犯,你骂我无所谓,最反感的就是每次吵架,把我家人都数落遍。那一次我也打算分手,撕掉了那个记录美好的本子,不再相信他能改。后来又因为他的忏悔原谅。
似乎意识到,语言暴力不也算一种家暴么,过去我会中了这样暴力的伤害,伤心地哭,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很不好,觉得他能赚钱就是对的,我自己很无能,不会说话,不会与人相处,我父母培养我们有问题。觉得自己辛苦考上比他还好的大学,为什么就这么没用,不是高分低能是什么。
现在通过各种课程的学习,对身心灵的探索,我很快走出来,跳出来分析,这似乎是他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问题,不要因为他的话而否定我自己,不管父母怎样,我们是有做不好的地方,但是包容理解有爱,就很幸福。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他如何对待他的父母,二伯,如何不尊重我和我的家人,完全和对待他的同事领导是不同的样子。
是的,他现在挣得比我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多,就可以了不起吗,是的,你挣的多就可以看不起我们这些窝囊废了。
一个男人,说出这样的话,不尊重妻子,在孩子面前摔桌子扔筷子就不是一个好男人。
以前,我是很信任他,尊重他,听他的话,觉得他经历比我多,他的建议是可靠的。多次反思之后,我觉得不能一味地相信他的话,我要有我自己的判断。发现好多人到他嘴里都会被否定。
现在,我不会自我否定,也不会想着如何改变他,而且做好我自己。我每天在进步,持续做正确的事,相信十年后的自己会了不起。
去种好种子,做好咖啡冥想,相信种子打开的奇迹。
《学而》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大意:子禽问子贡,咱们夫子到了一个国家,比如说到了郑国,卫国,齐国,总有当权的人与他商量国事,提出当下社会的矛盾,让孔子出主意治理,那么,这是孔子求的还是别人主动拜访他的?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说:“夫子得到别人的尊重,让别人愿意向他请教,与他商量国事,靠的不是行贿受贿,也不是拉帮结派或者自吹自擂,夫子不做这些事。”
总结: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我,随顺因缘,每天让自己有正向的积累,外在的欲望没有止境,而温、良、恭、俭、让的行事原则,是一个人本身最具价值的部分。
常常问自己:作为人,何为正确?每天持续做正确的事。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这是孟子心目中君子应有的追求。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眼前的困难与挫折都不是很重要。真正重要的,在于我们是否目光长远并拥有坚定明确的目标。而且,我们不应局限于只和身边的人做比较。以古人为榜样以超越自我,更能活出生活的意义。
是的,生活中遇到烂人烂事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成为舜,成为孔子那样的人。
这六年多全职带两个孩子,牺牲很多,也收获很多。经历太多不容易,抱一抱我自己,接纳当下不完美的自己。
送完孩子回来,邻居和保洁阿姨聊天,看到我,说我以前是老师,为了孩子辞职了,保洁阿姨说,和我聊天就觉得不一样,像是有文化的人。和身边的妈妈也相处不错,她们觉得我挺优秀的。
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左右自己的情绪,过去对他人温柔以待,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包容照顾。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太功利。
现在最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职场技能,早起修炼硬本领,争取今年考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