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哥们儿跟我说他分手了。
分手的理由,很常见,但放在我哥们的身上,我有点很难接受。
女生妈妈早已离异,要求闺女可以找个能够在事业上帮助到的男人,起底要求大概就是在上海至少付个首付。
然后女生也很搞笑,跟我哥们儿说,我们先分手吧,等你有能力了,我再来找你。
这不是哥们第一次分手,不过我也是才知道他分手的理由,似乎都是这种。
按照这种逻辑,如果一个男人,没有背景,没有依靠,只能靠着自己艰难的打拼,在大城市终于立足,能够养活自己,甚至有余力去养活女朋友的时候。他其实只是在教会女生,我养的起你,但是我养不起一个家庭。能够养的起的,至少需要三十五岁。
好,等我到了三十五岁,我有了能力之后。我为什么不找一个年轻漂亮的,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而是要等一个大龄剩女(我不带有任何偏见)。既然不能共患难,凭什么可以同富贵?
经历过生活这么些年的毒打,眼看着奔三了,我依然还能坚信,看人不能只看几年,要看十年二十年。我虽然懒,但一直不是一个服输的人。
“丧”文化,“成功”,“浮躁”,这个时代,但凡出现一种现象,就会被无限放大。
今天看了一个东西,叫“为什么要读书?”
蒋方舟说:“如果你不读书,你的价值观,世界观,就是由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决定的。”
这个太恐怖了。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个聪明的人,但是我想变聪明。我不希望我跟着一群不爱学习,不想进步的人变笨。我想和更优秀的人进行对话,我觉得除了成功,或许这个社会,应该更多一种包容。
其实不是社会的错,是人的错。
我真的不相信,一群有自我,有真正的自主意识,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的人,会被别人带节奏。
或许因为选择太多,所以很多人都焦虑,都没有安全感,总觉得抓在手里的越多,在这个社会越不会被抛弃。
当一直在焦虑被抛弃的时候,必然就会抛弃更多的东西。
我妈总说我写的东西,我思考的东西很幼稚。但这些就是我当下的一些思考。是属于我这个年纪,我的思考。
也许有的人已经停止思考,总想着随波逐流。我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胡思乱想一些。更多的时候,当太阳升起之后,这些胡言乱语,就只能埋起来。不与别人讲。
甚至于我写的这些东西,我也想着要不要就自己看看。
不过,还是希望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总归是有一些跟我一样,喜欢瞎想的人。
我们总是在抗争,在拒绝,在接受,在同流合污。
等我到了三十岁,是不是,我也会麻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