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寓教于乐。”
几年前,从实用主义出发,在小孩开始学习钢琴之时,我听从了钢琴老师诚恳的建议,去租琴而不是买琴,既节约费用,又可以灵活转换。当时几经搜索,找到了一家比较知名而又价廉的琴行,尤记得琴行老板善意给我的建议是没事就让小孩儿听世界上经典的钢琴大师的作品。我铭记心中,并付诸实践。
记得好像是前年我在微信转发了三川玲老师的《孩子经历过高级精神生活,就不容易被吃鸡爽文拐走》 非常赞同三川老师的观点,更有意思的是,我转发不久,我后来得知该文被选入某学校阅读理解试卷中了。当时读完之后,我就尝试把该理论应用到实际中的育儿中。从现实角度分析:自己娃做家长的自己最了解,的确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家里也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家人,一口吃个胖子肯定不现实、也不可行,那就引导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吧。
音乐引导慢慢从经典钢琴曲扩大到了其他乐器演奏,既有音频也有视频,虽然没有刻意去考级,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几年过去了,在闲暇之余小孩会去弹琴,钢琴老师说娃的节奏感也上来了。在跑步时,在做家务时,小孩儿就会播放喜欢的各类经典音乐。
我想,比起考过多少级最后永远放弃这点来说足矣,希望成为娃的挚爱和高级精神生活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9739514/0f6efaca5d63972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