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四)

《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四)

作者: 顿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09:26 被阅读0次

    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临终前“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对于诸葛亮来说,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他可以开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他又必须面对诸多难题。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关系。或者说,就是处理好各种关系。诸葛亮要处理的关系至少有四种,即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盟友关系和敌对关系。

     第一位的还是他和刘禅的君臣关系。

    第一个问题:刘禅执行了刘备的遗嘱吗?

    刘禅不但执行了刘备的遗嘱,还有加码。

     一、封武乡侯。

     二、开府治事。 开府,就是建立府署,自辟僚属,也就是建立属于官员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办事机构和官僚体系。

    三、领益州牧。尽管从地理范围看,蜀汉就是益州;但从国家体制看,蜀汉是蜀汉,益州是益州。区别在哪里呢?蜀汉是王朝,益州是郡县;蜀汉丞相是中枢政要,益州州牧是地方官员。前者拥有的是中央行政权,后者拥有的是地方行政权。这两个职务的权限是不一样的,任务也是不一样的。州牧是“牧民”的官,丞相是“牧官”的官。当然,州牧也“牧官”(管理太守、县令),但丞相却不“牧民”。因此从制度上讲,是两个不同的职务。

    封武乡侯,是赋予诸葛亮尊贵地位;开府治事,是授予诸葛亮独立相权;领益州牧,则是授予诸葛亮牧民之权。这就等于是把整个蜀国从上到下都交给诸葛亮了。

     第二个问题:刘禅的感觉如何?

    作者 的看法是不爽。有证据吗?有。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诸葛亮去世后,各地人民纷纷要求为故丞相立庙,不被批准。人民群众只好在大街小巷“因时节私祭”

     最后提出一个后主可以接受的方案:规定只能在诸葛亮的墓前立庙和祭祀。你想,诸葛亮的墓远在汉中的定军山,又有几个人能去?当然比屡禁不止的“全民私祭”更能让刘禅接受。由此不难看出,刘禅对这事是多么的不痛快。

     第三个问题:刘禅为什么不爽?

    也有三个原因。

    第一,形同软禁。刘禅这孩子继位以后,估计就再没出过宫。直到诸葛亮去世后一年多,也就是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的四月,才去都江堰看了一次岷江

    第二,不免挨训。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临行前上表刘禅,这就是有名的《出师表》。《出师表》当然是千古高风的华章,我们每个人读了都要深受感动佩服不已的。但有一个人可能例外,那就是刘禅。因为诸葛亮这篇表文的口气,完全是训小孩子。什么“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什么“不宜偏私”、“不宜异同”,都不怎么好听。

    何况诸葛亮在说这些话时,还动不动就抬出“先帝”来。

     第三,难以亲政。

    我们知道,诸葛亮只是顾命大臣,不是摄政王,更不是皇帝。他的任务只是辅佐刘禅,不是代替刘禅。

    我们看不到诸葛亮有还政于君的打算,也不知道在他的计划中,什么时候才能让刘禅从一个“见习皇帝”变成“在职皇帝”。刘禅的“实习期”好像总是不满,总是不能“转正”。

    第四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不肯还政于君?

     通常的说法是刘禅太差。

     那么,有证据吗?有。四个证据。

    第一,亲信小人。

    刘禅的亲信小人,恐怕早有预兆,否则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不会大讲先汉后汉如何如何了。

    第二,不战而降。

    第三,忘恩负义。

     关羽追谥为壮缪侯,张飞追谥为桓侯,马超追谥为威侯,黄忠追谥为刚侯,偏偏没有赵云。后来,由于姜维等人打抱不平,才在第二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第四,没有心肝。(乐不思蜀)

    但是这些说法也都可以商量。

    第一,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身边没有小人?

    第二,不战而降也可以讨论。

     刘禅的不战而降没什么可取之处。但蜀汉亡国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就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第三,不追谥赵云也有原因,原因就在刘备称王时只封了四员大将: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赵云,也没有“五虎上将”一说。事实上,赵云终其一生,也未能做到“名号将军”。刘备在世时,是翊军将军。

    第四,刘禅在司马昭面前的表现确实恶心。

    但是,刘禅虽然窝囊,却决不弱智。他只是没有骨气,并非没有心眼。说白了,他是装疯卖傻。

     刘禅很清楚,作为亡国之君,他是永远也回不去了,能保住性命就是好事。他也清楚,要保住性命,就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有复辟之心,就连想念蜀国也不行。

    也就是说,刘禅顶多是平庸,不是弱智。

    我们必须继续追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大权独揽,不肯还政于君?

    诸葛亮这样做,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风追汉初,虚君实相”。

    西汉初年中央机构的设置,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要算是最好的。其最为合理之处,就是区分了“宫廷”与“朝廷”,或“皇权”与“相权”。皇帝是国家元首,主要起象征国家统一的作用;宰相是政府首脑,带领官员实际管理国家,并负政治上一切实际之责任。打个比方说,皇帝好比是董事长,宰相好比是总经理。皇帝授权而不负责,宰相负责而无主权,一旦国家有事,皇帝就能够以授权人的名义责问宰相和政府,宰相和政府也不能不承担政治责任。这样,宰相领导的政府就有可能成为“责任内阁”或“问责政府”。诸葛亮主政期间的蜀汉就是这样。

    第二是“任重道远,不敢放手”。

    在他眼里,刘禅还是孩子,怎么能把国家交给他?

     第三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事实上,诸葛亮全面接管蜀政时,蜀国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北有曹魏,东有孙吴,蜀汉政权内部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矛盾重重。而且,正是这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使诸葛亮面临巨大压力,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他和同僚的关系,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诸葛亮要处理的第二种关系:同僚关系。

    在蜀国,诸葛亮的同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李严。为什么呢?同为顾命,并受遗诏。

    诸葛亮为什么要废掉李严?

    一种观点认为,李严被废,是他争权夺利自取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诸葛亮玩弄权术排斥异己。

     按照以余明侠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家的看法,严亮之争的实质,是李严争权夺利猖狂进攻,诸葛亮顾全大局一让再让。其斗争轨迹则是:进攻,忍让;再进攻,再忍让;直至李严自我暴露自取灭亡。相反,按照以尹韵公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家的看法,严亮之争的实质,是诸葛亮擅权心烈打压同事,李严奋起维权据理抗争。其斗争轨迹则是:打压,抗争;再打压,再抗争,直至李严出师不利头破血流。

     余明侠和尹韵公都是严谨的历史学家,他们根据的材料,都是正史所载,没有戏说,所说也都不无道理,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以人品和道德来看历史事件,这条路是不通的。

    诸葛亮是大政治家,他作为蜀汉政权的掌门人,考虑的一定是大局、全局。所以,即便认定李严是小人,是“恶劣分子”,把诸葛亮和他的斗争仅仅看作君子与小人之争,也是小看诸葛亮的肤浅之见。何况李严是不是小人,还很难说。

    诸葛亮考虑的大局又是什么呢?

     就必须追溯到刘备的永安托孤

     刘备托孤时,为什么要安排李严这样一个被尹韵公先生称之为“第二提琴手”的人物?

    田先生的《蜀史四题》一书认为,“亮正严副”的托孤安排,乃是为了消除隐患,巩固政权;而蜀汉政权的最大隐忧和祸患,不在曹魏、孙吴,恰恰就在蜀汉政权内部。正是这一内部矛盾,让刘备的托孤非同寻常。

    我们知道,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或者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的。第一股是“本土势力”,包括原仕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益州的本土豪强,我们统称之为“益州集团”。第二股是“刘璋旧部”,包括追随刘焉父子入蜀的和后来投靠刘璋的,我们统称之为“东州集团”。第三股是“刘备亲信”,包括刘备的骨干(如关羽、张飞)和后来投靠刘备的(如马超),我们统称之为“荆州集团”。

    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

    这无疑是让刘备深感忧虑的事情,而为他可以分忧的只有诸葛亮。这是刘备要“托孤于丞相亮”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又要以李严为副呢?因为另外两股力量也不能不考虑。也就是说,所谓“旧人”当中,也应该有代表人物,而李严是最合适的。

    从当时政权的结构不难看出,荆州集团是政权主体,东州集团是团结对象,益州集团是防范对象。

    属于东州集团又亲近荆州集团的李严,便成了刘备寄予厚望的人选。

    实际上刘备的这一安排的用心极深。

    首先,它体现了处理新旧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虽无明文记载,却不难从蜀汉政权的官员任命中看出,那就是“后来居上,不容颠倒;以我为主,兼容三方”。因为要“以我为主”,所以诸葛亮为正;因为要“兼容三方”,所以李严为副。也就是说,刘备的托孤,是用人事安排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政治遗嘱。这也是后来诸葛亮能够废掉另一位顾命大臣的政治底气——此人挑衅了“后来居上”的原则。

    但这只是“首先”,还有“其次”。其次就是刘备的“帝王心思”了。

    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时,李严很可能是在场的,至少也是知情的。这就很有意思了。有什么意思呢?一方面,刘备是在告诉李严:诸葛亮是朕最信任的人,信任到可以让他“自取”的程度,你不要挑衅他的地位!因为李严作为“旧人”的代表,既可能维系新旧关系,也可能促成旧人异动。这是一把双刃剑,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李严未必这么理解。李严很可能认为,刘备是在“用为君的两手对付为臣的两手”,否则为什么安排他留镇永安?无非是在暗示,如果诸葛亮当真取刘禅而代之,他李严就可以从永安出兵勤王。这是李严敢于和诸葛亮抗衡的政治底气。

     结论:诸葛亮废黜李严,有近因,有远因,有表面原因,有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就是益州、东州、荆州三股政治力量构成的蜀汉政权内部矛盾;而诸葛亮毅然废黜李严,则归根结底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矛盾,实施依法治蜀。依法治蜀,是诸葛亮解决新旧矛盾的根本之策。

    诸葛亮斩马谡一直争论不休,斩马谡不单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正因为是政治问题,我们就不能简单化。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政治目的,并不简单地就是“谢众”。或者说,他杀马谡,并不仅仅因为在选拔先锋时“违众”。他要“谢”的“众”,也不仅仅是魏延、吴壹以及主张由魏延、吴壹担任先锋的人,而是蜀汉政权中所有的权势人物。(诸葛亮当时选马谡出征的时候,很多人都有意见)

    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的。第一股是荆州集团,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在蜀汉政权中坐头把交椅,不妨称之为“第一势力”。第二股是东州集团,以李严、吴壹为代表,坐二把交椅,不妨称之为“第二势力”。第三股是益州集团,以彭羕(广汉人)、杜琼(成都人)、谯周(阆中人)为代表,地位最低,坐三把交椅,甚至在野,不妨称之为“第三势力”。刘备死后,诸葛亮接管政权,位极人臣,大权独揽,很多人心里是不服的。不但“第三势力”心怀不满,“第二势力”暗中较劲,就连“第一势力”中的某些人(比如魏延)也有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代行君权”的诸葛亮,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实行“法治”。唯有“依法治国”,而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摆平三大势力的关系,安定人心,巩固政权。所以,就连诸葛亮的依法治蜀,也不单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他很清楚,对马谡的处理如不能从重从快,就无法向国人交代,也无法继续依法治国。因为谁都知道,马谡是他诸葛亮的人。放过马谡,不但魏延、吴壹不服,廖立、来敏也会不服,李严等人则会更加肆无忌惮。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只能拔出刀来,一刀砍向马谡,戮谡谢众;一刀砍向自己,自贬三等。

    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直接原因是马谡丢失街亭,根本原因则是蜀汉政权的内部斗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oy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