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在拼什么?我们经历了从知识数量,到知识获取速度,再到知识深度的发展过程。富兰克林在传记中写道:要培养自己养成13个道德准则,采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的方法。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正是通过分享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来提升认知效率,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我们一生需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通用必修课。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首先要掌握底层的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读书一定要读完吗?作者在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会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解决问题思路和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他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因此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一是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面对与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是以慢为快,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结硬寨,打呆仗”。 打通知识的阻塞,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实现融会贯通。
那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呢?作者最常用的方法是: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反思: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也是从认识事物的表象到分析事物本质的过程。反思可以发现知识误区,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以教为学:在教育的过程中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只有得到良好的反馈,才会在过程中改变自己。
刻意练习:首先,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其次,大量地持续练习。通过刻意练习,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这也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不外乎: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里,寻找事物本质;掌握临界知识,提升我们的预见性认知、提升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才更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学习“临界知识”,做一个“狙击手”,利用自己的优势,瞄准指定的方向,一招制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