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在家还在处理积存的作业,新的学习任务又来了。今年新的形式形成了新的普遍的教育方式,网上在线教育产业在这个寒冬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我的孩子曾经也常在遭遇难题,我和妻子又不在时用一些网上答案搜索工具,拍下题目后一搜索,答案立马出现,好不方便!被我发现后,我生气了!
我是极力反对孩子用这种东西的!
这得从人性角度说,人都有畏难,寻求安适的生存本能。遇到困难,都希望快速解决或者不用费力费时费神的解决问题,大人小孩都有第一意识。大人或许能够自控,或者说是成人的难题大多搜索难以解决。孩子少有这种自律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所遇难题大多需要思考、背诵、模仿、反复等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的训练,这与孩子的天性相冲突。
一但发现可以取巧,就像成年人常有的一夜暴富美梦,就都不愿费时费力费神的慢慢努力。这与学习这件事的规律是冲突的!
学习,就像我一直告诉孩子的,是一件苦事。它的苦,在于需要通过反复背诵去记忆,需要去理解很多一时间很难看出作用的文理知识,需要思考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的道理,需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模仿才能熟练的技巧,需要静心,需要孤独,需要体力,需要习惯等等。
学习就是在和人性中的惰性、畏难打一场拉锯战,这战场就在人的自身,这是场盛大、持久、痛苦、孤独的个人战争。学习之人要以持之以恒为武器,孤独寂寞为盔甲,去攻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自私自满暴躁之军。

我常和孩子说,有时,你越不想的恰是你要做,你越是想做的恰是你不能做的,就是让他去克服他的懒惰焦躁、畏难贪乐本性!
孩子无管理使用搜索工具去解题,时间一长,恰恰是助长了孩子的这种思考惰性。不用思考就获得答案,这么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有了,谁愿意去自己苦思,谁还愿意费力费神去阅读文章,苦思道理。
大人有时也是帮凶,现在有些小学题目,设计巧妙,构思精巧,久离书本的家长们有时也难以快速攻克,就让孩子使用“搜题”、难题“帮”等,一时间,皆大欢喜。
可时间一长,更大的问题就来了!我有一侄子就是如此。他父母读书不多,更无同孩子一起学习之心,也不懂得如何使用这网络应用工具,孩子遇到难题,问他们,他们不会,就让孩子自己查,还觉得解决了他们的“难言之隐”。这两三年一过,孩子成绩剧烈下滑,自己还找不到原因,因为平时在家处理作业,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学校也没找过他们说孩子作业没做,孩子的作业也都对,怎么回事呢?
因为我侄子已经丧失记忆思考的能力了。一遇到难题,就用手机帮忙。甚至后来看到长的文章,需要静心阅读理解,他完全不看文章,直接一拍,答案自现。这其实已经是厌学了!打心底对学习的困难,思考的繁琐,简单的反复产生抵触。一遇到考试,失去手机,魂不守舍,面对题目,无处下牙。这就麻烦了!
所以,任何工具的使用都是有条件,受限制的。要有辨别力、自制力,要懂方法、知规律。这学习书本、解答练习的工具,最好是大人掌握,直接给出孩子答案,不如指出答题思路。让孩子在获得答案之前,有着充分的思考,让解题有着按“藏宝图”寻宝的快乐过程。这么做,开始或许有点费时费神费力,但时间久了,孩子内部储存丰富了,他自己的解决能力就强了,也就走上了成熟的自学之路,那时这些东西,就真正成了帮助,可以放心让他使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