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想改变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其实改变孩子并不难,只要家长自己改变了,孩子自然就改变了,真正难的是改变家长,我写所有文章的意义就在于想要潜移默化的改变家长,通过改变家长来让孩子变得更好。
例如孩子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么家长有这个习惯吗?如果也没有,又怎么能够强迫孩子有读书的习惯呢?这种改变也很简单,就是父母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孩子自然就会跟着读书了,可是家长觉得自己忙了一天,下班只想休闲一下、打打游戏、玩玩手机,放松放松,这当然也没有错,但是如果觉得孩子不一样啊,他肯定要学习啊,这样双标的观点,孩子是肯定接受不了的。
为什么突然提到家长的坚持?因为最近我就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情,也是让我遗憾不止。有个家长咨询我,说她儿子特别好动,没办法集中精神,写作业的时候根本就坐不住,一会站起来开冰箱、一会要剪指甲、一会要吃水果、一会要上厕所,离开书桌能找到的借口是千变万化、千奇百怪,她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儿子踏踏实实地坐着写作业。
我给她出了个主意,我说你今天回家偷偷记录下来孩子一个小时之内离开书桌的次数,标记好具体时间,然后把这个次数告诉孩子,并且跟他约定,不需要你一个小时之内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只要你坐在那里的时候离开座位的次数比这个次数少个几次就行,一周之内如果完成任务的次数高于没完成的,就给予一次奖励,例如,如果一个小时之内原本儿子起来了8次,那么对他的要求是一个小时之内起来控制在4次就行,一周按上学日5天算,3天完成目标就可以奖励,至于奖励什么,看看孩子喜欢什么,例如周末可以多打一次游戏或者去游乐场玩一次等等都行。
一周后我得到反馈,这个家长偷偷记录孩子一个小时的起身次数为7次,给孩子规定的次数是3次,完成度为3天,孩子赢得了奖励,其余两天也都达到4到5次。我对孩子的进步非常满意,孩子得到了奖励,下周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我告诉这位家长,一旦孩子5天全部满足后,就可以对他提高次数要求了,也就是起身的次数由3次提高到2次,2次全部满足之后再提高到1次,这样差不多两个多月就能让孩子坐稳了。
妈妈却不满意,她觉得自己真的是太糟心了,这一周几乎每一秒钟她都要盯着孩子,孩子一起身她就特别生气,平时只是自己在干别的事情,偶尔看见儿子站起来已经很生气了,这么专注的盯着孩子,气更是不打一处来,我还要求她不能去管孩子,这要是平时被她看见肯定早就开始唠叨数落了,而我的意思却是要让孩子自己主动克服,督促得来的不能算自己的,也维持不住,自觉主动的才有作用。
我建议可以让孩子爸爸也参与进来,这样两个人分担一下会好很多,一提到孩子爸爸,这位妈妈就更生气了,爸爸跟孩子比起来还不知道谁更难管呢,根本指望不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也只能开始鼓励她,孩子现在已经有所改善,希望她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孩子一定会有更加明显的进步的。她问我能不能直接把要求提到一个小时不动,这样她看管起来比较容易,孩子也不会总起身气她了,我说孩子暂时肯定是做不到的,建议不要轻易尝试,遥不可及的目标可能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没想到这却是我们最后一次认真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下一周我咨询孩子情况的时候,家长没有回复我,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跟踪情况,家长说她自己后来连续几天都有事了,没能坚持住看着孩子,再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继续跟孩子做约定。我问她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呢?她说应该好点了吧?她没有再去做记录,只是在孩子站起身的时候数落他几句,孩子就会懒洋洋地坐回去了,反正这孩子是没法管了。我觉得这孩子似乎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当然是因为家长也恢复了。
这件事情我也比较遗憾,本来以为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结果却是没有结果。我没有再使劲劝说这个妈妈,因为谁都不容易,第一次回访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退缩之意,当时我就有种她坚持不了的预感,这跟孩子不能自己主动去改善写作业时站起来一样,我再怎么劝说都是在外的,只要妈妈自己思想上已经不想去做了,最终都没办法走到最后。
孩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改变又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呢?那些听了某人一句话就能改变一辈子习惯的情况不是没有,太少见了,习惯是一种坚持,坚持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也是很难的一个过程,很多家长都喜欢“速成”这个词,但是又有哪些大事是能够速成的?当然可以有这个速成的希望,但是千万不要有这个指望,否则能够得到的只有失望。
所以孩子还那么小,想要他们自己去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的坚持才是最关键的,有多少家长是面对孩子的问题找不到办法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的毛病却不会管理,又有多少家长是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了还无济于事的。像上面那位家长,既然找到了办法,就应该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去,对于以后孩子的成长来说,现在的困难一定不算是什么大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