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沟通的本质
【作者】【美】罗纳德·B. 阿德勒;劳伦斯·B. 罗森菲尔德;拉塞尔·F. 普罗科特
【译者】黄素菲;黄成瑷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读客文化
【收获】
1、沟通的本质是交流。倾听不仅仅是被动的行为,作为一个倾听者,我们是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参与者,同时发出和接收信息。
2、反思性(reflective)回应到指导性(directive)回应,前者是让说话者畅所欲言,无需担心别人的评价,后者是会对说话者的信息直接做出评判。反思性回应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确认和复述说话者的信息。相反,指导性回应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说话者的信息,并给予指导。
3、好的倾听者:
·会提问和回答问题。
·提供具有反思性和关联性的回馈。
·提供他们自己的观点。
·透过非语言的眼神接触、点头和身体前倾,作为回应。
4、问话(questioning)被认为是“最流行的一种语言”。当倾听者向说话者询问额外的信息时,问话就发生了。
5、澄清意义。
好的倾听者不会假设他们知道伙伴的心意,他们会运用类似下列问句:“你说他的作为很不公平,你是看到了什么”“你说他很迷信,你说的迷信是指什么?你怎么定义迷信这个词”“你说你会尽快,你是指多久”等方式来澄清问题。当然,在提问时,一定要记得使用适当的语气,否则听起来会像在审问一样。
6、理解他人的想法、感觉和需要。一个真诚、敏感和体贴的问题,往往就能引出人们的看法、情感、需求和希望。
“你对新计划有什么看法”、“你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什么感觉”以及“你希望哪里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此类型提问的实例。
7、当询问个人信息时,通常最好提出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s),这样得到的回应会更多元,更具延伸性。
与此相反,封闭式问题(closed questions)会限制答案的范围。
例如,“你感觉如何”就是允许各种多元回应的开放式提问,而“你生气了吗”就是只需要回答是或否的封闭式提问(还可能会引导受访者去感受他们没有经历过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