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出生于清末。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如不系之舟漫入浑浊,替大千世界探求清明,在动荡之中办报发声。他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评论家。
余少居甫里,莫有知余者
年少的王韬在苏州甫里渡过,其母教识字,其父任私塾,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为王韬成长为不世英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空闲之时,少年王韬或游园赏荷,或别墅探梅,夕阳残照时,常于保圣禅院下静心听松,“有如千军万马声,又如千山落叶,万豁泉流”。清净淡雅的生活环境,铸造了王韬胸罗万有的宽广胸襟。
成家后的王韬受传教士麦都思的聘请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担任其助手,在这段时间里,王韬曾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并对活字版印刷机很感兴趣。这段经历,为后来王韬的办报生涯埋下了伏笔。
东去鲁连成蹈海,北来庾信已无家
1862年,王韬上书太平天国一举东窗事发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避难。万幸的是,在麦都思的帮助下,他得以搭乘英国邮轮秘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王韬的人生,似乎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转折。
在香港,他结识了一位重要的挚友——时任香港英华书院院长兼汉学家的雅思各。1867年,王韬与雅思各游历欧洲:在巴黎,游览罗浮宫等名胜古迹;在伦敦,感受水晶宫的美丽无比……此外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给这位晚清传统文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欧洲之旅的熏陶令王韬眼界为之大开,思想视野极其广阔。这段旅程,为王韬政治思想变革的酝酿埋下了种子。
执笔那一立,胜过刀与戟
1873年,王韬买下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并于次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华资中文日报——《循环日报》,因此王韬被尊称为中国第一报人。
《循环日报》王韬发表在《循环日报》的政论,短小精悍,一针见血,不同于以往那般墨守成规。文风轻松优雅、提极端取其中、先“破”后“立”、通达社会之状是《循环日报》的特点。他的政论对报章文体和政论文风的改观和发展影响很大,因此王韬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界政论体的创造人。
1875年,王韬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变法”的口号,首次提倡废除封建专制、建立“与众民共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度,并主张以欧洲强国为榜样,进行军事改革。他的变法维新政论,令清廷重臣李鸿章刮目相看,认为王韬是“不世英才,胸罗万有”。可见,王韬似乎生来就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想与智慧,他也注定成为时代的雄伟先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1897年,王韬病逝于上海城西草堂。他的一生,如千里江山画,深远宏大;又如万卷玄黄册,深邃聪慧。乱世间烽火催城破,多少传奇迸发着花火。王韬的伟大一生,烙印着中国旧社会变革的历史迹痕,没入时代的长河之中,熠熠发光,永生不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