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七里
总会被人问及为什么你只坐得起硬座呢?
“当然是因为我穷啊!”
我的回答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我穷啊!
有人说,真正有格调的人不会整日的去搔首弄姿,真正有文采的人不会整日的舞文弄墨,真正有钱的人不会整日的去炫富,而真正穷的人也不会整日的哭穷!
可我是真的穷啊!
小学时,我很穷,也很虚荣
2001年,我们家从大山沟里搬到镇上。自然是比不上镇上的土著,我们的小镇虽不大,可小镇上有几家工厂;又因为小镇是距离市区和县城最近的乡镇,还是全国闻名的蔬果基地,所以我们的小镇经济发展很迅速了!
班级里很多同学家里都是个体户,或是公务员、双职工,感觉好像都比我家的生活条件好太多!
至今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因为95元的学杂费一直未交上,足足在班级教室讲台亮相一周的日子!
2005年的某一天,得知了2007年不交学费时,我的心中有着难以抑制的开心!
小学时,总会有一些强制性的额外收费,比如《小学生天地》、学生奶等等。每次拿着这些东西的“自愿征订单”回到家时,母亲总是一脸的难堪,对我说到:“直接拿给老师,就说你不买,我们家没钱!”.
到了学校又是挨一顿批!
那时,母亲总说我是虚荣心作怪,而我也的确这样认为自己!
我希望别人有的我也能够拥有,可我从未想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它!
小学就开始偏科,语文95,数学58这都是家常便饭了!
初中时,我依旧很穷
中学依旧在小镇上就读,学校在我们入学一年后实行了饭票制,即每周日上交生活费由生活委员统一领取饭票发放,饭票上有日期,过期不用就作废!
我仍旧很穷。
第一年,我每天自己起床做早餐。而这些早餐要么早已吃够(酸菜面条),要么很难吃(炒糊的鸡蛋炒饭)。
每当看见别的同学可以直接在路边买两个包子时,我很羡慕!
实行饭票制以后,仍旧交不起饭费。
初二下学期,还曾因为想要一部录音机,而卖掉了三年的长发,得了80元!
这个时候我的学习也依旧偏科,依旧差劲;至今都没能理解物理中的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到了初三,前所未有的幸福,每天下午母亲会送饭来学校,美其名曰:“补充营养!”
初三那年许是因为心理动荡,有了暗恋的人,无心于学习;许是因为家庭关系,家里三个孩子,我还有一个才出生的弟弟;许是因为自己破罐子破摔了;我决定去读卫校,希望可以早点步入社会。
当然,这个决定没有通过家庭委员会;他们给我的方案是,先考试,能考上一中了再考虑复读一年的事情,考不上一中就去卫校!
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我去了一中,在一中当一个小透明!
这个时候,我很穷,穷在羡慕别人的生活中!
高中时,我还是很穷,穷到不敢去选择
高中时,到了县城就读。
起初的我,像是刚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一样,看到新奇的事物,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
逃过课去网吧,去小吃街,拿着自己一周仅有的80元生活费,乱花一气!(如果这些后来被我妈知道,她一定很后悔送我去读了高中而非卫校)
在这样的混混悠悠中度过了高一一年。
到了高二,我开始只学自己喜欢的学科,我也开始学会攒钱,或许在这样的时刻不适合做这件事,应该去好好学习;可是学习已被搁置太久,学会的只有去攒钱,因为穷而对钱有了危机感。
似乎整个高中过的都很没目的,曾经试图努力学习过,但还是无奈的放弃了自己。
最终填志愿时,家人说你要么选择护士,要么选择教师吧!根据这两个职业去填志愿吧!
当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要去武汉,要去学.....专业时,我只是一味地讲着自己就待在十堰,去师专吧!
因为高中不曾多么努力过,所以我希望以后的生活可以稳定些,也希望在十堰不会花费太多,可以让家里少花些钱!
这个时候,虽然银行卡里有了少量的存款,但我依旧很穷,我穷的连自己的理想都忘了!
大学时,我开始习惯过穷的生活
大学依旧在本地的一所专科就读,有同学笑我说:你从来就不愿意出去看看吗?
我出去过啊,我去过广州,路过长沙,路过武汉呢!
我穷逛过上下九呢,我蹭吃过鸭嘴鱼、墨鱼、驴肉炒饭呢!
这些都是爸爸带给我的。
回到正题,大一那一年我依旧是80元的生活费过着,所幸我的大学消费不高。
大二,通过同学介绍,去了肯德基兼职,后来就未曾从家里拿过生活费了。
兼职一个月,能有1000上下的工资,在你们看来或许很少,但在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依旧充实着我的小金库。
我喜欢用考拉上淘过来的廉价水乳无印良品,喜欢穿淘宝货,买东西尾数总是9.9,多0.1元都不能接受。
去广州21小时,我想坐硬座来着,在父母的坚持下才买了卧铺。去黄石,8个小时,抻着沉重的眼皮去坐夜车硬座,只为了省下住酒店的钱,坐到感觉要长痔疮。
而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过穷穷的生活,即使小金库有钱仍旧有着危机感。
我习惯于只花自己计划内的钱,我给自己的钱进行简单的分类;我习惯于每个月底把支付宝、银行卡、微信放在一起对账,看看自己这个月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
虽然这样看起来很死板,但是我不喜欢欠钱的感觉;虽然这样很累,但是我已然习惯这样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