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轻松共读
9/10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day06

9/10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day06

作者: 王玲玲Casey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06:58 被阅读18次

———如何让别人相信你的建议?

1-书籍片段p149-150

尽管要面对风险和困难,先诊断后开方的确是在生活中被多方证实的正确原则,是所有整整的专业人士的标志,只有当你相信了医生的诊断,才会相信他的处方

我们的女儿詹妮在还只有两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生病了。那是一个星期六,正好社区有一场重要的橄榄球赛,几乎所有人都很关注。

当时医生也去看比赛了。詹妮的情况越来越糟,于是我们决定咨询一下医生。

桑德拉拨通了体育场的电话,让人帮忙呼叫医生。那时比赛正进行到关键时候,医生的声音中透着急切:“喂?什么事?”

桑德拉说了詹妮的症状,医生爽快地答应马上给詹妮开个处方。挂电话后,桑德拉又觉得她在慌乱中其实并没有把情况完全讲清楚,也许医生甚至不知道詹妮还是个新生儿呢。

于是我拨通了电话,医生又一次被叫了出来。我说:“医生,你开处方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詹妮只有两个月大?”

他惊叫起来:“不!幸亏你又打了这个电话,我这就去改药方。

如果你对诊断本身没什么信心,那么也就不会对据此开出的药方有信心。

2-我的理解

案例中的医生,没能认真倾听患者妈妈桑德拉的叙述,并且未对桑德拉的针叙述进一步提问,从而仓促的为患者的孩子开具了治疗处方。但作为妈妈桑德拉,其实对这份处方心有疑虑,于是再次拨通了医生的电话问询:“是否考虑到孩子只有两个月?”。

这是一个就医案例,因为担心孩子,所以桑德拉才会主动的给医生打去电话,沟通是不是考虑到孩子2个月大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的沟通未必会有后面的“电话环节”,从而产生不信任感,之后的事情很难继续。那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建立信任--要学会要先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其次给出建议--针对对象的感受和需求给出建议。

这样便于沟通双方建立沟通基础,有利于对方采纳我们的建议。

3-反思经历

前两天小区的妈妈们一起聊天,听到了晶晶和李玲的这样一段对话。

晶晶:“最近都要累死了!”

李玲:“最近干什么呢这么累?”

晶晶“我还能做什么,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然后看书准备考研呗!”

李玲:“你说你,有孩子了做了2年的全职妈妈,多累啊!现在孩子好不容易送去幼儿园了,还不好好休息,考什么研啊?”

。。。。。。。。

一个在校学生考研都要扒层皮,何况一个幼儿的妈妈。李玲应该引导对方说出感受和需求,但实际上,李玲并没有倾听晶晶倾诉的辛苦和不易,就断下定论。这样沟通方式无形当中为双方的沟通竖起了一道屏障,虽然李玲给出了建议,但是晶晶一定听不进去更加不会采纳。

4-今后运用

在今后朋友向我抱怨、他人向我咨询或沟通产生争执的时,可以采用今天学习的片段:

首先尝试先让让对方说出感受和需求

其次针对对象的感受和需求给出建议。

5-刻意练习

正在读此篇文章的你请依据上文步骤效仿或自己书写出如下两部分内容:

1、“3-反思经历”

越具体越好。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信息。

2、“4-今后运用”

此计划需要符合smart原则,可实施、可达成、可衡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10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day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zh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