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7期“思”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车开到北海路口的时候堵的特别厉害,再加上大风扬起的土尘。心情和天气一样糟糕起来。短短两公里的路程竟然花费了十几分钟。
走到前面大学路口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刚下完考场。大批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再加上各种车辆把道路堵的满满当当。
看着前面纹丝不动的车辆,看着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学生,就那样回忆了起来。想不到自己已经走出大学校门十多年了。
路上遇见一群有说有笑的大学生,可能是刚考完试,正在约饭。还有几个站在路旁拿着纸在核对答案。这不就是曾经的自己吗?
想起十几年前自己一个人背着蛇皮袋去大学报到,如果不是因为年轻一定和外出务工人员无异。完全不像现在住宿的初中生高中生,上学已经几乎人手一个行李箱了。
不单单是自己,好像宿舍的舍友也都一样,一切随简,更有一个室友直接化肥袋子装被子过来了。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嘲笑谁。那个时候上学的初衷还是为了继承高考没了的遗志。要继续发奋图强好好学习。完全没有想过要在大学谈一场优质的恋爱。
学费三千五,住宿费六个人四百。现在上个幼儿园也不止这些钱了。可能我的思绪,我的收入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了。
刚上大学的时候,正赶上全国高校建设新校区的浪潮。通知书上的学校就是一个新校区的鸟瞰规划图。自己就是被简介里的新校区吸引过去的。而这个新校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没有竣工。
老校区还是几十年前砖混的楼房。水磨石的地板。已经锈迹斑斑的铁质窗户。和电影里八十年代的校园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是丝毫不差。只好安慰自己说,那是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沧桑。
东北的冬天来的特别的早,十一假期刚过,柳树还枝叶茂盛一片翠绿的时候,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就给它们判了死刑。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阳历十月份竟然下雪了。
也是从来东北上学开始才知道,大家从一个教室转场去另一个教室路上为什么人人手里都拿着棉垫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知道,为什么水果非要冻着吃,冻梨,冻柿子。后来才明白那是非冻不可。
一年四季,春天和秋天真的太短了。倒也省了很多买衣服的钱,好像一件羽绒服和一个半袖就可以把四季过完。大家大部分时间都在棉衣里包裹着,像一个个粽子。就别说什么身材好坏了,完全看不出来。所谓的喜欢和美,也只是自以为好看的粽子和一般的粽子而已。
食堂的饭菜东北特色很重,当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档口。木须柿子这道菜,吃了半年才知道什么是木须,什么是柿子。原来西红柿还可以叫做柿子啊。
尖椒干豆腐同样是一个道理,菜不上来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干豆腐。锅包肉,地三鲜,酸菜炖血肠,杀猪菜,汆白肉这些菜我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弄明白。
你见过校园打热水还要用一个个暖壶吗?你见过校园澡堂办卡发纸片卡,洗一次打一个勾吗?你见过校园图书馆的借书证就是一个卡片盖一个图书馆的章吗?这些都是我大学的青春啊。
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那时候网购还不是很流行,那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游戏,网吧还是比较简陋。那个时候校园门口还没有那么多的豪车。日子很单调,学习还很重要。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一个大学竟然还有早读和晚自习的吧。最开始我也郁闷,这上的是什么大学,分明就是高四!后来我才知道在那样一个环境中,缺少很多娱乐方式,也没有什么谈恋爱的心情,或者除了学习还真没什么事情做。
马路变得畅通起来,在几次走走停停后,思绪也跟着一次次的刹车回到现实。路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扫共享电动车,然后很节约地两人一辆超员飞奔而去。呵,这不是青春吗?
道路变的畅通无阻,耳旁好似还在回荡着那群大学生的说笑。青春真好,曾经真好。也许这些只能在回忆里追寻了。
随笔
相关推荐
年前失算了
阅读 1672
食物记:米酒汤圆
阅读 2608
528:过年调查
阅读 823
冬至没有饺子
阅读 224
年后第一次逛早市
阅读 27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