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采桑子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07:03 被阅读0次
夜读:采桑子

近来天色渐好,晨起东曦,晚归暖风吹拂,甚是惬意。重温经典,灯下赏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可恨你就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刚刚圆满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圆不知还要到何时。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首词是写别情,上片指出他行踪不定,在南北东西漂泊,在漂泊中经常在月下怀念他的妻子,因此感叹他的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样跟他在一起。下片写他同妻子分离的时候多,难得团圆。这首词的特色,是文人词而富有民歌风味。

不仅由于《采桑子》这个词调的特点,像“南北东西”,“暂满还亏”两句是重复的;就是上下两片,也有重复而稍加以变化的句子,如“恨君不似江楼月”与“恨君却似江楼月”,只有一字之差,民歌中的复叠也往往是这样的。还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这首词的“江楼月”,正是比喻,这个比喻亲切而贴切。

这个“江楼月”的比喻,在艺术上具有特色。钱钟书先生讲到“喻之二柄”,“喻之多边”。所谓二柄,“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像李白《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超妙而不可即也”,犹云“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为“心服之赞词”。黄庭坚《沁园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是为心痒之恨词”。

同样用月作比喻,一个是表示敬仰赞美,一个是表示怨恨,感情不同,称为二柄。“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譬夫月,形圆而体明,圆若明之在月,犹《墨经》言坚若白之在石,‘不相外’而‘相盈’……。镜喻于月,如庾信《咏镜》:‘月生无有桂’,取明之相似,而亦可兼取圆之相似。……王禹偁《龙凤茶》:‘圆似三秋皓月轮’,……仅取圆之相似,不及于明。月亦可喻目,洞瞩明察之意,如苏轼《吊李台卿》,‘看书眼如月’。”(《管锥编•周易正义•归妹》)同用月做比喻,可以比圆,比明亮,比明察,这是比喻的多边。

相关文章

  • 采桑子·夜读

    晚来雨细还轻寒,风起须臾。 风静须臾,座有嘉宾影与吾。 移灯读尽荒唐句,行也欢愉。 卧也欢愉,妙在无人不在书。

  • 采桑子·夜读

    向来不解攻书苦,独坐寒窗。久坐寒窗。笔下生花留墨香。 不凭才学追名禄,归也无妨。行也无妨。纵剑天涯走四方。...

  • 【21041】采桑子•夜读

    书中真有颜如玉?长问无休。长问无休。独夜寒灯、谁意更遒遒? 清清皎皎窗前月,恰似悬钩。恰似悬钩。孤影霜心、恰似也寻...

  • 夜读(1)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日记星球270号星宝宝素梅——素食者王继梅,正在参加孙老师的日记星球21天蜕变之旅的学...

  • 夜读1

    1 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抱怨不断,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抑郁的气息。最近再见他,却发现他的精神状态...

  • 夜读·宋词(1)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璧。唐诗雄阔宏伟,宋词精微深细。有人把唐诗比做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 夜读《荣宝斋》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法联军最终攻入北京,掠夺并焚毁...

  • 唐诗夜读1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 夜读·唐诗1

    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由2016年2月12日首播到2019年2月5日已有四季,沸沸扬扬地掀起一阵全民读诗“运...

  • 夜读:浣溪沙1

    夜深人静的时候,灯下重温经典,细品苏东坡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采桑子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a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