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甘泉心学
湛若水和何瑭的友谊

湛若水和何瑭的友谊

作者: 大心学 | 来源:发表于2021-10-04 13:00 被阅读0次

何瑭(1474—1543),字粹夫,号柏斋,怀庆府(今河南武陟人),明代理学家。

何瑭曾任北京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等职,官至三品。明嘉靖十年(1531)年,何瑭告老还乡,成立“景贤书院”,设馆讲学,著书立说,著有《柏斋文集》、《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儒学管见》、《医学管见》、《兵论》等。

何瑭七岁时,看到家里有佛像,就请求大人撤去。入仕后,曾直言顶撞刘瑾。他曾批评陆九渊、杨简之学流入禅宗。

何瑭是被“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的朱载堉外舅,并且对朱载堉影响颇深。有记载说,“郑世子载堉,即瑭之甥。其律数之学,皆受之於瑭者也。”

学术上,何瑭以格致为宗,与大儒湛若水(1466—1560)较为接近,他们是同僚和好友。嘉靖三年(1524),升任太常寺少卿的何瑭与时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的湛若水一起修明古太学之法。

何瑭在《送湛若水序》中说:“甘泉以存心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非存心固无以为格致之本。物格知至,则心之体用益备,益有交养互发者焉。是则要其终固未尝不同也。”这就是说,湛若水的学说讲道德修养、认识自己较多,何瑭的学说讲探索自然、认识宇宙较多。

湛若水有多篇作品提到何瑭

湛若水有不少关于何瑭的作品存世,其中赠诗就有三首:《呈何柏斋太常名塘》、《於何柏斋奉常宅修会得牛首秋云》、《送何柏斋少司空应召迁北部名瑭》。

在《赠司空何柏斋应召迁北部序》和《湛子约言》中都提到,湛若水和何瑭讨论“存心应事之要”。何瑭说:“专注于存心,我是知道的;又说不滞于存心,我还不知道啊。”湛若水说:“你听过‘无在无不在’之说吗?只是专一于不在,会造成脱离事情去谈论心,这叫做虚;只是专一于在,会造成心滞于事情上,这叫做迹。无在无不在,那么心的本体澄然,在日常事务中能够得心应手,这是‘心事合一’的道理,才是‘一以贯之’。”

何瑭重视湛若水的言论。《赠太常边华泉应召提督四夷馆北上序》提到,有一次,官员边贡(号华泉子)要到离开南京到北京做官,何瑭也希望湛若水点评一下边贡的学说。湛若水说:“上下四方,都是人本性分内事,所以说‘一而已’。华泉子的学说,也是如此啊!”

相关文章

  • 湛若水和何瑭的友谊

    何瑭(1474—1543),字粹夫,号柏斋,怀庆府(今河南武陟人),明代理学家。 何瑭曾任北京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

  • 我的家乡是何瑭故里

    我的家乡是何瑭故里 创文:司马喆 何瑭是焦作市廉政电视剧《忠廉孝义何瑭公》里面的人物,他是个大忠臣。何瑭是哪朝哪代...

  • 志同道合:湛若水和王阳明的伟大友谊

    一 湛若水致力于圣人之学,一直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京师为官不久,翰林院编修、东莞人刘存业告知说:“你可曾听过最近...

  • 【王阳明传略】58 挚友相知

    正德十二年(1517年) 湛若水无疑是王阳明最好的朋友和知己,虽然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些分歧,但他们的友谊即使在战争中...

  • 湛若水和霍韬:明代两位尚书的友谊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学者称甘泉先生。明代大儒,...

  • 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甘泉学派

    甘泉学派,是明代中期以大儒湛若水(1466-1560)为代表的一个儒家思想流派,湛若水号甘泉,故得名。 甘泉学派与...

  • 湛若水与酒

    “道学模样、一本正经”,在不少人的心中,大儒都是很严肃样子。不过,圣人之学却不是拘束困苦的,例如明代大儒湛若水,通...

  • 湛若水·论敬

    1、学者之病,全在三截两截,不成片段,如人身血气不通,安得长进?原来只是敬上理会未通,故未有得力处。吾人切要,只于...

  • 《阆山梦》第四章(三)秋水笺

    孟飞将封五的意思向湛若水大略说了,湛若水无奈道:“难为他有心了,只是麻烦他们为我这垂死之人奔走,实在于心难安,至于...

  • 冯保中,忠贞清廉话何瑭

    串联着破碎的历史,依稀看到了您,来自怀川大地的聪慧孩童,大明朝的一代峥臣出自武陟何营村的何瑭!七岁的何瑭就在何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湛若水和何瑭的友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cg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