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乃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偏见之气。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故曰六气。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名曰五行,其实六行。因六气各有事实,故又曰六行六气。
气偏见,则病风。君火之气偏见,则病热。相火偏见,则病暑。金气偏见,则病燥。水气偏见,则病寒。土气偏见,则病湿。故六气名目,而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之称也。

地为五行,在天为六气
厥阴风木
地面上属阳,地面下属阴。初气之时,大气由寒而温。地下水中所封藏经秋收来的阳热,动而上升。此阳热与水化合,是为木气。木气者,一年之阳根也。大寒节气,当阴极之时,故称厥阴。厥者,极也。木气主动,动而不通,则成风,故称风木。
少阴君火
二之气,亦从地下阴位升出地面,即木气上升之气也。此时大气较热,不似厥阴之阴极,故称少阴。木气上升之气,即水中所藏上年秋时下降的阳气。此阳气,由地下升至地上,照临大宇,光明四达,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称君火。此时大气由温而热,又称热火。
少阳相火
三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经暮夜大气之凉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然当暑热上腾之时,旋降旋升。地下水中,为生物生命之所从出,此阳热实为生命之本,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此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气。中气旋转,则上下交济,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此火不降,暑热熏蒸,又称暑火。
太阴湿土
四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旧有的阳气亦升上来,地面上非常之热,地面下非常之寒。热属阳,寒属阴。大气阴多,故称太阴。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此时地面上阳热盛满,尚未降入土下。寒热相逼,湿气濡滋。土气在升降之交,故称湿土。
阳明燥金
地面上为阳位,五气之时,地面上盛满的阳热,经秋气之收敛,正当下降。中土之下,阳气充足。湿气已收,大宇光明。阳盛而明,故称阳明。金气当旺,湿气收则燥气结。此时地面上空的金气,压力极大,故称燥金。
太阳寒水
六气之时,地面上的阳热,经秋气之收敛,全行降入土下的水中。造化之气,中下为本。中下阳多,故称太阳。此阳热降入水中,水即将它封藏不泄。此时大气降压,水外即寒。水外已寒,则水内阳藏,故称寒水。
五行的运动圆,合成一气。木升金降,木不病风,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热、不病暑,水不病寒。土运于中,土不病湿。运动不圆,升降不交,各现各气,则病风、热、暑、湿、燥、寒,病者,大气病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