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读书”早已变成了口号,昨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各种官媒体自媒体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在凡尔赛多读书。我呢,也在努力的约束自己多读书,尽自己最大可能地影响身边的孩子多读一点书。
Keep running,别让我明白了读书点亮生活,学习有助你我,写作优化工作。
既然自己尝到了甜头,当然希望读书的福利、听书的红利能惠及更多人。
刚好遇到了这一本《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既相见恨晚,又觉干货满满。
尤其是“要想提升孩子的学习竞争力,就要培养深度阅读能力”这个观点犹如一面旗帜,该飘扬在所有孩子的心间,该成为每一个教育者的出发点和归宿。
书中说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人的大脑是有运行机制的,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去应对他们的学习,自然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付立平谈到一个核心的工具——KWL提问表。阅读力(尤其是深度的阅读力)等于终身学习力。如何培养?KWL提问法就是一招简单易行的方法——
1,K(Known,已经知道)拿到的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不管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有相当大的名著阅读任务的学生,孩子拿到一本书,可以先用这种方式打开双方的谈话。比如给孩子聊《木偶奇遇记》时可以问:你知道这里面的木偶叫什么名字吗?他是中国作家写的童话吗?他有哪些奇遇?激情法导入最容易调动孩子们骨子里的好奇心。
2,W(Want,想知道)。假如上面的问题孩子们回答不出来,那就紧跟着问他,你想知道什么呢?孩子有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之后,就会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叫带着问题去阅读。
最怕随便拿一本书往孩子书桌上一放,然后就不管不顾了——开始散养了,隔一阵子想起来了,就开始教科书式的提问。
这种“外甥想妗子,想起一阵子”的突击式提问任谁也未必会喜欢吧。
3,L(Learned,学到了什么)。即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已经收获了什么。
没有反馈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同样,缺少反馈的读书也是如此。
紧跟着前面两步提问趁热打铁接着问:你想知道的那些问题是不是已经得到了答案,还有一些什么新的收获,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什么没有得到答案是自己又特别想知道的?
连环式的追问可以让孩子们养成把问题系统化的思维。
经常采用这种KWl的连环三问预设之后,孩子读书就不只是浅层的感官性阅读,不再是眼睛简单看看却没有真正地进入到自己的思维层面,那种阅读方式叫浅阅读,很可能孩子只会留下一些知识点、一些信息,但并没有进入到一个深度思维的过程当中。
要帮助孩子去形成深度思维的激发,KWL提问表是有效的辅助。
书中作者还温情提示大家,在生活当中应用这些提问方法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第一,当我们跟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设定答案。
什么意思呢?我们提出的问题,孩子在回答的时候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孩子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的思维训练,而不只是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因为在阅读的感受、体验上面,它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文学的多样化解读都在告诉我们,阅读是见仁见智的活动。
第二,不要随时地批评和打断孩子,要让孩子敢于胡说八道。
无论孩子给出怎么样的表达,我们都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让孩子觉得我能主动思考,主动表达,形成了我自己的观点是完全可以的。在这样训练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形成自主性。生活中我们见到那些有主心骨的人,早期应该都经受过这样的历练。
有主见的人大多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就会经常有意识地去进行归类、进行总结、进行思考,他的学习就容易进入理性的逻辑的学习过程中。
我常常用俗语的方式跟孩子们聊易错题——经常上当,当当上的不一样。往往能把孩子们逗笑。这背后隐藏的就是缺乏逻辑理性思考的思维习惯。这些孩子今儿做了一道题,错了,下次(明天)还错,因为他根本没有对这些问题去进行过一些逻辑的思考,不是他不想去思考,而是因为他没有形成这样一些逻辑思考的能力。
所以一切学习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
提升孩子学习的竞争力,就是要从阅读抓起。
阅读,尤其是深层阅读能力,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