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韵诗词散文
59.学习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59.学习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9:36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
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担任江西的安抚使。他深为自己受排挤和掣肘而苦恼,就在带湖修建新居为退隐之所,取名“稼轩”,并以为自己的号。

新居落成,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对自己遭受打击的不满和愤懑,暗示自己的退隐是被迫无奈的。同时,以菊竹梅兰表现了自己品行的高洁和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现实社会中的辛弃疾是失意彷徨的,但辛弃疾并非一个生来就走向超脱世界的人。他也曾积极进取,也想建功立业,也想扬名立世,活出一个儒家传统社会中真正的士大夫的精彩来。

然而,一个懦弱的时代,一个没有脊梁的政府只会让他的雄心壮志化为梦幻泡影,让他倾心于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生活,于是,辛弃疾给我们留下了这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篇。

上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含蓄的笔法表达了自己的隐居是迫不得已的,是无可奈何的举措,共有四层意思。下片,作者描写了理想中隐居生活的美好,突出了自己的心性高洁和品格的高尚。

这首词,作者在选材造句上,表现出了极强的画面感和表意的象征性。“茅斋”“轩窗临水”“小舟行钓”“绿柳成行”“疏篱”“竹林”“梅海”“菊园”“兰苑”,不需什么技巧,把这些对象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花园,一幅曼妙的图画。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叠加使用这些意象,突出了自己品格节操的高尚(兰、竹),追求的崇高和意志的坚定(菊、梅)。这些意象的使用,起到了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突出主题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9.学习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d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