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临摹心灵美文的硬笔字帖。
临多了也会有所感触。在众多作家当中,我比较欣赏林语堂的生活态度。他说"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到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以及对待感情的态度。"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看得通透,豁达,不拖泥带水。
相对来说,徐志摩对待感情就过于偏激了吧,以至于忽略掉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说责任。他在《致梁启超》里是这样写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或得则吾生,不或则吾灭。"这让我想到了他和林徽因的感情。
而临到张爱玲《一别一辈子》,也是觉得她的文字仿佛融合了作家自己的经历。她说"爱着的并不一定拥有,拥有的并不一定爱着。也许你很幸福,因为找到另一个适合自己的人。也许你不幸福,因为可能你这这一生就只有那个人真正用心在你身上。很久很久,没有对方的消息,也不再想起那个人,也是不想在想起。"这段话读到最后品出了伤。
每个人对待感情和生活的态度或者由自己的性格以及之前的生活经历所决定。不能说谁对谁错,我只是更加喜欢林语堂的豁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