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章 武昌起义

第二章 武昌起义

作者: 义乾城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20:30 被阅读0次

1909年3月28日,张东方出生在顺城功农村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是当地的村民,没什么文化。而幼小的他已经如外公秦忠宪一样,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1909年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预备立宪。9月4日,中日签订《间岛协约》。日本在华利益扩大,美国表示不满。为了照顾美国的情绪,9月15日,清廷以泄漏机密、有碍交涉为罪名,封禁《北京国报》、《中央大同日报》两馆。

9月28日,清廷从外务部奏,建游美肄业馆于清华园,1911年更名为清华学堂,是为清华大学前身。

1909年的下半年,当时的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两位重要人物的逝世和两个中国人不得不提。

一位是“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毛主席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颇高,他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一位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妻弟赖汉英,初于广西行商并行医,与堂弟赖文鸿、赖文光五人共同参与1851年金田起义,曾在太平军中被洪秀全授予改革文化工作。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回花县隐居。

还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詹天佑,他主持修建的全长380华里的京张铁路于10月2日通车。一位是旅美华侨冯如,他制成了中国第一家飞机,如果说莱特兄弟让人类飞上天空成为现实,那冯如的飞机就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在1909年,还有一件革命党的大事,对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南社的创立。

1909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初一,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19人在苏州虎丘创立南社。之所以起名南社,有援引“钟仪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当时清廷中心在北方,起南社之名,亦有反对北方清政府之意。当时南社的主要活动中心就在上海。

南社初建时,除了柳亚子和陈去病。有社员17人,其中14人为同盟会会员,之后大都参与编辑革命报刊活动,因此南社有同盟会宣传部的别称。

到辛亥革命前期,南社成员已经发展到200余人,集中了这一时期活动于东南各地的爱国青年文人。南社成员在政治思想上,明确拥护孙文先生提出的民族革命,反对清王朝统治。

在文学上,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翻译文学都有建树,其成员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马君武、周实、宁调元、吴梅都是颇有知名度的文化人。

而孙中山的同盟会后来被宋教仁改组为国民党,属于国民党的前身。张东方未来的命运与国民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两年后的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的内阁,效法西方开始“君主立宪”。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仅占4人,满族却有9人,而皇族竟有5人,故人称“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引起立宪派的强烈不满,许多人因此转为革命党人。

由于晚清政府所谓的“君主立宪”并不能改变当前国家任由列强宰割的悲惨命运,孙中山决定发起一场大革命,彻底推翻腐朽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当时的中国铁路多为国外修建,面对铁路国有化的世界趋势,在商办铁路公司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晚清政府试图将实行铁路国有化作为一种经济政策确定下来。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正式发布“铁路国有”上谕。这一决定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5月14日长沙发生万人游行请愿,18日第一次衙门请愿爆发。

在川汉线已动工的湖北,盛宣怀为强夺股权,下令停工,引发宜昌商人、民众聚集抗争,清廷调集军队镇压,双方发生冲突,死伤20多人,这是保路运动的第一次流血事件,也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6月16日,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在成都召集川汉股东临时大会,提出“文明保路”。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

9月7日,保路同志会代表率数万人陈请政府阻止川汉铁路钦差大臣端方进入四川,“赵督未允代表,众即言辞激烈,赵督当场喝令狙击”。蒲殿俊、罗纶等九人当场被捕,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1911年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中国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众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就已经发展到20多万。荣县宣告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湖北革命党人也准备在武昌起事,为此成立了指挥部。

1911年10月8日晚,发起人蒋翊武被捕,后跳出巡警署围墙逃跑。10月9日,参与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虽然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

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后,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革命党人决定10日夜里第一次集合点名时,在营房发动军变。

当时,他们仅有20颗子弹,所需武器要靠夺取楚望台军械库。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的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六弟何贯中(同盟会员),与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立即将军校学生组织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为革命党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1911年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商讨组建湖北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吴兆麟提议由黎元洪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也因为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表示同意。

革命党军驱逐瑞瀓出城后,即率队包围黎元洪住处,强迫黎元洪“主持大计”。把他簇拥到楚望台上,全体起义官兵举枪对黎元洪致敬,有炮兵高喊:“请统领下令作战!”。

相关文章

  • 第二章 武昌起义

    1909年3月28日,张东方出生在顺城功农村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是当地的村民,没什么文化。而幼小的他已经如外公秦忠...

  • 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爆发的武昌起义,是近代史上的高光时刻。武昌起义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武昌起义创建...

  • 还原历史 讲述一个真实完整的袁世凯(二)

    武昌起义 袁世凯隐居2年多出山,源于武昌起义。我们先讲讲武昌起义是怎么回事。 1911年年10月10日傍晚,武昌新...

  • 武昌起义

    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场企业推翻了清朝,达到了“推翻清朝专制,反对梁、康卖国...

  • 武昌首义革命军打开银库乐坏了 这巨款想都不敢想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成功拉开了清王朝覆灭的序幕。 在武昌起义当日的革命分子主要由会党、新军和知识分子...

  • 推翻清廷后的一段故事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这个时候,孙中山先生还在美国科罗拉州一间中国餐馆洗盘子。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各...

  • 极简民国军阀史(五)

    在极简军阀混战史(四)中我们提到,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这事其实出乎了所有人意料,朝廷没想到这事居然能搞这么大...

  • 游记之漫长的第二天

    从黄鹤楼后面出来,过条马路就是武昌起义纪念馆,问当地人武昌起义纪念馆在哪,人家愣好几秒,说,红楼是吧?然后指路,就...

  • 10 minutes talk - 讲稿准备[2]

    正题提纲 历史事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The Wuchang Uprising was an armed rebell...

  • 武昌起义为什么异常顺利?

    在武昌起义之前,孙中山、黄兴组织过多次起义,都告失败。非常有名的黄花岗72烈士就是死于辛亥革命半年前的广州起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章 武昌起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em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