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这个时候,孙中山先生还在美国科罗拉州一间中国餐馆洗盘子。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各省纷纷响应,短短一个多月,十七省宣布独立。独立是独立了,可独立之后怎么办,其实各地的都督们还都心里没个数呢。11月19日,鄂军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代表来武昌商讨组建临时政府的的事儿。后又考虑到上海的交通地位,加之上海都督陈其美也通电来沪各省,于是代表们赴沪商讨组建临时政府的事情。
孙中山这个将来的民国政府到底要搞成什么样子,代表们谁也不知道,肯定不走帝制的老路子,都决意走共和制。看来看去,就美国的玩意新鲜,陈其美等人主张以美国制度为蓝本。民国初年的开国元勋们钟情美国总统制的大有人在,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当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西狩,没有音信,东南各省就曾有意组建美国式政府,让李鸿章当总统,而李也有此意,因为慈禧在西安出现才作罢。制度方向确定了,下来考虑的就是组织形式了。当时第一次代表大会,没法搞成美国那样参众两院,先只能由各省暂定一票,会议虽然决定在上海开,可革命中心依然是武汉,黎元洪通电也早于陈其美,加之声望仅次于孙中山的黄兴在汉阳督战。在汉方代表的要求下,又把会址迁回武汉,在上海各省保留一名代表负责联络。而后来数次修改后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就在汉口诞生。
袁世凯有了组织大纲,接下来就是选总统了,原本整个天下最有实力当总统的要数袁世凯了。袁世凯有军事威望,有治国手段,又有治国之实践,原本也是总统的最佳人选。袁世凯曾遭受摄政王载沣的排挤迫害,也无意效忠清廷。就连袁世凯自己都觉得非自己莫属,他虽有心获得权柄,但是又不愿背负逼宫于寡妇孤儿之手的名声,还想耍一耍中国政治的老套路——自称德薄,然后再三辞而受命的把戏。就在袁世凯星星做态的时候,听闻武昌起义消息的孙中山先生兼程回国了。归国途中孙中山曾经在伦敦和巴黎稍作停留,想给革命筹集资金,然而未果,于是匆匆空手归国。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由于袁世凯不出头,等人备着轿子抬,而黎元洪黄兴又因为争夺革命军大元帅而闹得不休,以致总统选举时间迁延,而孙中山又正好有权威,可以平息争斗。正所谓:起得早不如赶得巧,让他以十六票的高票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文先生的誓词如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中山先生确实以国家为重,以个人权力为轻,仅仅一个多月后,为大局计,他就让位给了袁世凯。
--内容参考唐德刚《袁氏当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