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在指尖悄然划过,窗外滴水成冰,忙碌了一周的我静静地捧起一本书《做有温度的教育》。说实话最初买这本书,是受了书名的影响,可是仔细读来,却觉得字字入心,也顿时觉得室内温暖如春。
该书有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作者方华,是江西省弋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督学。该书也充分体现了一位基层教育者的行走和思考、观察与行动。同时也集中展现了作者的教育情怀、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师、学生、学校文化、家校合作等问题的独到的思考,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著作。
书中,方华老师一再强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读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方老师的教育高度和对教育的独特见解。
翻开微信,一位大学同学在四点钟发了这样一条微信,“萧瑟的寒风,零下四度的车内温度,澎湃的热情,兴奋的心情。走起,看衡中天下第一操!”从他的微信里感觉到他很冷,但是他的心很热,是真热吗?我裹了一下被子继续睡,因为我更相信“现实的温度”。我无意责怪我的同学,我和我的同学一样是一位基层中学的老师,可以理解他初到衡水朝圣的心情,基层的高三老师都被沉重的枷锁所禁锢,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拿身体拼命干,不计成本,不计温度,这大概是中国最基层的教育者的最真实形象。
至于“衡水”,我也曾多次在各媒体的报道中看到过他们跑操的情景,整齐划一,气势如虹,但我不禁感慨,这是学校还是军营?从当年的“黄冈”神话到现在的“衡水”现象,我们的教育好像从来没有愿意跳出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也从来不愿意反思一下我们该往何处发展?
方华老师说:做教育,有时波澜不惊,有时十面埋伏;有人看似闲庭信步,有人却身处惊涛骇浪之中。教育到底是何尊容?教育怎样才算有了温度?可谓众说纷纭:
是加班加点拼命往学生的脑袋里灌输考试知识?
是不遗余力地向家长推荐狼爸虎妈的育儿之道?
是像知识商贩明码实价向学生极力推荐必须要报名的课外兴趣班、特长班?
还是为了升学率,拼了命的挖生源,不顾师道尊严!
…………
这类现实的教育温度即使达到白热化,也不能暖热我的心,大有越看心变得越冷之势。
教育之冷还体现在以安全为名缩减必要的课外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狭小的校园中体验虚拟的成长快乐。真担心被圈养于校园中的学生,当有一天他们被放飞出笼,柔软的双翼能否经受得了风雨的洗礼。
教育之冷更在见诸报端的各类虐童案、体罚事件中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内冷外热这一违背常理的教育怪象,一方面有违反教育规律的内因,另一方面也有来自社会媒体一项抹黑教育的习惯。
教育的“正象”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由内而外的热。一种充满教育信仰,时刻给及学生人性关怀、人文关爱、人本观照的教育,将闪耀人性之光的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甩去机械化的人文培养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目标。
教育的热度在立人,在“上所施”与“下所效”之间,给予人发展的能力,并引其向善。教育如果忽略了“人”,即使形式繁荣多样,其实教育也没有真正发生。
教育的热度在真实,只有崇尚平实,而不屑于形式的夸张。它拒绝浮躁的推介与包装,不提供整日应付与准备的现场;它从容地弥散在孩子们慢慢长大的课堂、奔跑的运动场以及校园里的每一个地方。晨诵、暮省、晚读,日复一日;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年复一年;如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孩子们就这样在快乐而安静的校园中长高长大。在平实的教育中,没有对分数贪得无厌的欲望,我们唯愿把美好的事物汇聚,并呈现在孩子面前。校园中,师生一起种下一百棵各种各样的果树。孩子们浇水、施肥,收获、分享。我们知道,有一种希冀与果树一起生长。孩子在食堂就餐时,默念父母之艰辛,感恩自然之馈赠,“食无言,睡勿语”。我们知道,有一种情愫在孩子的心田悄悄孕育。
教育的热度在于遵循教育的内规律,致力于生命自由成长的引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里,没有做不完的试卷,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没有“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式的损伤。我们知道学习最重要的动机是学习中的兴趣,我们反对贬损、放弃与揠苗助长,因为我们坚信教育适时与适度的力量。在遵循规律的教育中,孩子们有自己的合唱团、足球队、文学社、科学院,他们坚定、自信、豁达,勇于追求一切美好,敢于向未知探索,他们用行动去证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的温度在于充满温情,倡导尊重、唤醒、激励与鼓舞。真实的教育是蔡芸芝老师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的教鞭,真实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送给王友的“四块糖”,真实的教育是教师进教室后摸摸十个孩子的头、再拉拉五个孩子的手。在充满温情的教育中,面对的是每一个如此不同的生命。我们用心把孩子的每一个日子擦亮,让孩子们每天都幸福快乐,有所收获。
1920年,夏丏尊先生流着眼泪看完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并由此联想到当时的教育,在文章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是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为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
先生在20世纪初的思索,一直拷问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的心灵。当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否还在挖掘徒有形式的“四方形”或“圆形”的水池?在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中,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有多少真实如水的情爱?做真实而有温度的教育,崇尚平实,遵循规律,充满温情,这是我们对于97年以前夏丏尊先生忧思的积极回应。
教育的温度更需要老师有温暖,需要一个心灵闪耀人性之光的老师、一个心中有学生的老师、一个坚信学生各美其美、人人有用的老师、一个坚守教育净土的老师、一个不求自己名字有多响亮、只求用付出将学生心灵照亮的老师、一个追求教育惊喜胜过物欲满足的老师、一个能用内心蓄满的热能,温暖甚至温烫每一位靠近他的学生的老师!
教育是有温度,就像品一杯香茗,入口清淡却回味悠长。
教育是有温度的,就像冬日的暖阳,照的学生心生暖意,洒满阳光!
教育是有温度的,就像一缕烛光,照亮你的心房!
教育是有温度的,更像一粒火种,直到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育者吧,这样的从教时光,才是最幸福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洒满阳光!
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