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章议题难,框架设计也难。今天在搜索某老师的“80%的能力问题,其实都是态度问题”时,竟找到三篇自媒体文章,就拆解三篇文章的框架,学习作者的解题逻辑。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框架。
第一份框架:原因型框架
第一份框架是原因型框架,主要告诉读者为什么差不多态度是不对的。
文章框架:
1.一个人的人生,往往毁在“差不多”。结果,判断低手的“差不多”态度导致坏结果。
低手的因果逻辑链:低手——差不多的态度——坏结果
2.普通人只看见“差不多”,高手总能看见“差太多”。评价:高手的态度与好结果。
高手的因果逻辑链:高手——差太多的态度——好结果
3.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行为指南:差不多与差太多的结果差距,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低手——差不多态度——差太多态度——高手。
第二份框架:列举式框架
文章框架
一、不要差不多,追求最完美(追求完美的态度)
二、遇事要有扛事的态度(扛事的态度)
三、驾驭“能力”的是“人格”(踏实拼命的态度)
四、“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坚持的态度)
五、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要设定高目标的态度)
根据作者的内容,我将第二份框架的底层逻辑总结为,列举式框架,主要列举应该具备哪些态度才能提升能力,具体是追求完美的态度、扛事的态度、踏实拼命的人格、坚持的态度、高目标要求的态度。
第三份框架:综合型框架
文章框架:
一、有态度的人,不要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二、有态度的人,擅长学习
三、有态度的人,更多秉持成长型思维(前三条都是正确态度的表现)
四、哪有什么能力问题,不过都是态度问题
五、态度的三个层次:扛事的态度;解决事的态度;精进的态度
框架拆解:
根据作者的内容,我将第三份框架的底层逻辑总结为,综合型框架。因为这份框架中综合了是什么,为什么,应该要什么三个方面。第1-3部分描述有态度的高手的特征,第4部分分析为什么要有态度,第五部分分析应该有哪些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