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北雪泾明代古桥,坤元兄见了告诉我:湘城有座古桥也不错,有空可以陪我去一看。今天阴雨变晴,一早就到坤元厂里等他。
经常经过湘城却一直没有重游老街,小时候走亲戚时逛过的印象早已模糊,这次作家带我重来,一进北街就感觉不错:青石铺就的街道在晨光中幽幽泛光,街两边的廊篷相接,只有中间透过一缕阳光。人不多,一条黄狗悠闲地散着步,铺面还保留着一些可以拆卸的门板----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了。
一家石库门前两侧还保留着五星标记,作家说不是文物,我倒觉得到现在也可以勉强算得上了。
故伎重施,喷出一口烟气充当前景。
通往河边的支巷一般都不宽,尽头就是洗涮的河滩头,北方人说法也叫码头。
也有破败的老屋,止留下椽子和梁檩。
湘城现在已并入阳澄湖镇,其实历史很长。据苏州有关史籍记载: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吴国相伍子胥奉阖闾之命到湘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拟选址建都城。在已将部分城砖运至湘地后,后经复测地势低洼才作罢,遂“将砖铺砌河东街道”。
在北街转南街的拐角,有一处控保建筑。问一个90岁的老奶奶,她非常健谈,告诉我:这是清末民初姚文徵姚天福父子的老房子,姚家祖籍安徽,到湘城前在无锡。原来整个南街都是他们家的,有粮油店、布店、典当行等等,解放后陆续卖给各家,每户30元。老太太本来是常熟坟堂底人,嫁的老公是个裁缝世家,老公公原来在上海做裁缝,因为店里被偷光逃到苏州。老公公死时她老公只有14岁,没法生活,就投奔看坟的叔叔到了坟堂底,长大与她结婚后又到苏州做裁缝,解放后进了厂。1958年,因为生了四个儿子生活困难,退厂迁到湘城,500元买了这套二手房子。本来想种田,但老公与她都不懂农活,只好还做裁缝。现在她既不算居民也不算农民,老公去世后政府给了她遗属补助每个月260元,也不太够,好在几个“拖鼻涕”都成家立业照顾她,所以过得很满意。
对河的新房子。
文昌阁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门额“湘云祥院”,“光绪丁酉年秋月立”,算来应是1897年,至今131年,历史不短了,只是院内早已“化作荒庄野鸽飞”。
远望河中一排水泥桩,猜想是过去船房遗址。
坤元兄是我高中同学,书已出了30多本,可谓著作等身,而且是成功的企业家,每年交税数百万不等。但他于照相着力不多,今天顺便教他几招手机拍照。
来到此行主要目的地--观桥。始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年),时名“通仙桥”,元朝天佑年间改称观桥,清光绪十六年,里人张毓庆再修观桥,风格上保留了元代式样,依然是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由青石与花岗石、武康石混合堆砌而成,全长28.7米,宽3.85米,高3.95米。其中拱券3.95米,跨度5.9米。
没带相机,用手机怎么也拍不清桥上字迹,见桥孔里有船,走去向老丈求借,老丈问我们会不会使船?我说我们都是渭塘乡农民,自然是会使的,老丈慨然允借。
没有篙,见另一船有一把粪调勺子,两个老农民自然百无禁忌,借来代用。我在船尾摇橹,坤元兄在船头撑“篙”,技术熟练,很快来到桥下。水流很激,四块联只有一块能够勉强认字“地接鹤林襟相水”,其他都已漫漶。
桥上走过几个老人,见我们看桥,纷纷议论是不是专业部门来检查是否牢固,我们不好吭声。其实,这桥的东南侧内夯圈确有松动,有个地方还用锲子撑着,想是建桥时就有短缺尽寸临时应急的吧。
观桥北堍有湘城粮库,保留的三个粮仓颇有可观。
坤元兄又带我来看阳澄湖雕堡群。
感谢坤元兄百忙中抽空陪同,湘城的历史文物还有很多,今后有机会再细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