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查令十字街84号
读《朝花夕拾》 所感

读《朝花夕拾》 所感

作者: 六根清静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23:49 被阅读31次

    当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爱上读书后,已不想局限于在史书中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在小说中感受情感的跌宕起伏,在传记中领略名人的成功历程。或许,只有继续深入,尝试去窥探文学之一角,才能满足你内心的诉求。

    简单来讲,故事本身已不是读书的重点,作者的真情如何流露于笔尖,笔下之文字又是如何脱离纸张与读者灵魂相通,这才是真正想去感悟的

    可这些对于一个小学生又怎么能理解,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当时只知道鲁迅是文学巨匠,他的文章肯定都是好的,可读过之后发现只是描写一些花花草草,还有一个凶巴巴的私塾先生,唯一映像深刻的是,私塾先生有戒尺,而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内心当时还是比较庆幸的

    也因为读着苦涩,内容也很随意,没有什么完整的故事叙述,所以作为小学生当时非常不喜欢学鲁迅先生的课文,也因此对于这位文学大家没有什么好感,对于一直不爱读书的我,心中的这种不喜尽然保留到了现在。鄙人不才,年近三十,尚如此无知,着实羞愧

    但幸运的是,最近的一年由于生活中诸事不顺,寻求安静的我居然爱上了读书,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忽而发现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备受各家推崇,不免想去一窥究竟,至于心存的那一丝对鲁迅先生的不喜,早已随着自己读书的进程消散殆尽了,因为自从踏足书海,就已知自己的渺小,若说自己是一叶孤舟,面对寻常小风小浪,都难免晃上几晃,莫要说如鲁迅先生如此的惊涛骇浪

    为此,我选了《朝花夕拾》来读,其中收录着10篇鲁迅先生的散文,由于正值北洋军阀打压学生运动,鲁迅先生无奈从北京来到厦门,不愿思考眼下,于是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以及求学的日子。怀念往事总让人心生暖意,但回忆中依然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憎恶,对守旧派的不屑

    《狗·猫·鼠》讲的是自己如何会恨猫,如何怜惜自己的隐鼠,学生运动代表着革新派,却是柔弱的,像小鼠,被无情的践踏,令人同情,军阀代表着反动派,血腥镇压学生运动,像嗜好折磨弱小的猫,暴虐,令人憎恨,那些身居教育部门的守旧派,一心维护僵化的规矩,却不曾想成了反动派的走狗,还不自知,可悲可恨

    《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虽然唠叨,迷信没文化,但确用心记着自己对山海经的喜爱,虽然印刷质量不好,但也是童年鲁迅的最爱,文章流露出对长妈妈的深深怀念

    《二十四孝图》回忆小时候读此书的感受,孝竟然如此之难,其中“郭巨埋儿”更是荒谬,使得童年鲁迅甚至害怕听到奶奶挨饿,万一被父亲埋了可如何是好,揭示封建思想的愚昧,也是对当时复古派的尖锐抨击

    《五猖会》本是描述儿时最喜爱的迎神赛会,却被父亲趁机逼迫背诵《鉴略》,也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无常》,一句“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讽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自由自在和三味书屋的拘束乏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揭示封建教育的局限性,对于儿童的天性过于压制,解放天性才是儿童教育的根本

    《父亲的病》,乡下的所谓名医,面对治不了的病,故弄玄虚,骗取钱财,巫医不分的弊病仍在,和草菅人命无意,这也许也是鲁迅后来选择去日本学医的原因吧

    《锁记》讲述了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物铁路学堂求学的种种经历,洋务派的办学实则未能摆脱老一套守旧的封建教育,对于寻求真理的鲁迅来说,绝不是值得停留的地方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求学的授业恩师,对鲁迅倍加照顾,从医者的角度来讲他希望鲁迅学好后能够把现代医学带回中国,医治更多处于苦难的人们,所以藤野先生是伟大的,在他心里没有民族的隔阂,有的只是医者仁心,然而面对部分本土学生的排挤,也让鲁迅认识到,治心比治病更为迫切,决心弃医从文,从此笔成了他的手术刀

    《范爱农》,一起留学的同乡,在留日期间虽然少有交流,也有过矛盾,但回国后,发现同为爱国志士,奈何备受打击迫害,表达了鲁迅内心的痛惜

    每篇中的人物在鲁迅先生笔下都刻画的活灵活现,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饱满的情感,这是鲁迅先生文字所赋予的,也是他自己感情的倾注,思想的释放,为的是抨击那些丑恶势力,唤起世人被封建思想束缚的本心

    几句概括远远不够释意文中内涵,仅读一遍也绝难真正领略文章的美,还需留作日后反复品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朝花夕拾》 所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ps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