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第一眼看到张老师的两个问题时,我内心猛得缩了一下,下意识的抗拒和回避,再加上白天带队外出,理所当然地给自己一整天也不太敢去群里看消息找了理由。夜深人静,躺在床上,仔细回看了两个问题,思绪万千,似乎意识一些东西依旧犹豫是否用文字记录下来。
早上张老师的@,我竟然有了力量,是啊,我不是一个人,有老师愿意如此负责地关注和帮助我,我应当感恩和珍惜机会,我有什么理由去逃避?来,敞开我的心扉,遵循内心最真的渴望吧。
是啊,我要什么?我要儿子成长成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说实话我从没有真正地问过自己,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过。此刻,我问自己,脑海里逐渐浮现两幅画面,模糊到清晰。画面1:在名校的毕业典礼上孩子笑容灿烂地接受荣誉和成就的认可;他谈吐优雅,彬彬有礼,舞台上从容自信地在琴键上飞舞手指;他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所到之处皆收获尊重和敬佩。画面2:孩子长大成人,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个,普通的工作不出众的薪水但他快乐健康,正直善良,春风和煦的假日他和家人在公园草地上野餐放风筝,脸上洋溢的是动人的幸福和满足~
我问自己:为什么会有两幅完全不一样的画面,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原来,自己内心深处住着两个人,两个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人,一直一直在对峙在争斗,都想把对方打败,此消彼长,让我一直在矛盾中忽左忽右,时而清明时而混沌时而迷茫~
带着这样的的认识和心情我再次回看前天的觉察日记,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是内心那个叫“执念”的那个人占了上风,他指导我对待孩子的所有言行举止。他高高在上,想要掌控孩子,一旦孩子的行为情绪不在他的预料或解读不了时,他开始用批评训斥甚至施加外部压力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慌不安。和孩子的相处在他眼里也变成一场我必胜的敌我拉锯战。此刻发现,用成人的心智和权威对抗和压迫一个7岁的孩子,是多么不公平!
写到这,有一股想流泪的冲动,请原谅我一直泪点很低。有一点我很清楚,那就是---脑海中浮现的两幅画面里,孩子的脸上都是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是的,我爱他,我希望他快乐,而我正在努力让他快乐的路上,尽管我有时候会走弯路走错路,总是会通往这个终点的,我坚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