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7613/7117c2a53f45d860.jpg)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当年明月
01
当黄昏越过城市洒在每家的屋顶上时,孩子们就发挥了淘气的本能,从低矮交错的房顶上相继越过。
温暖的橘色交织在屋顶的瓦砾上和大人们举着扫把的骂声中。
童年天空总是蓝的,没有被现代化加速的世界里还能看到一马平川的千家万户。老街里还保存着古老的建筑群,它们来自某个神秘的朝代或一代王公贵族。
巷子里铺设的是斑驳不全的青砖,清晨伴着屡屡炊烟,总有人叫卖“打牛奶喽~”,门口有卖炸油条和烙焙子的商贩。我的童年时期,是在这样的窄巷里度过的。
我上幼儿园很早,总是坐在父亲的二八高梁自行车前杠上。那时候,父亲是不允许我哭的,我如果哭闹不去上幼儿园,就会挨打。
但母亲不同,记忆中,母亲很少打我,甚至不对我粗鲁说话。
我五岁那年的夏天,母亲送来幼儿园几根雪糕,老师们怕化掉,就允许我在课堂上吃。我看见,周围的小朋友眼光里,有羡慕。
幼儿园大班期间,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将我放在全托寄宿班级中。每周五,我会一直在弹簧木马上等母亲来接我,她总是远远就呼唤我的乳名。
周末,父母就带我去游乐场,我总爱玩“蹦蹦床”。母亲拿着水站在外面等,父亲拿着相机站在外面拍。
只要有时间,母亲就会拿着画有彩色漫画形象的儿童读物给我讲故事,我便很快睡去。
母亲小时候会买两种零食,一种是街边可以称斤卖的麦丽素,一种是生栗子。
母亲会用高压锅煮好栗子,用铁碗盛出来,允许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
我还记得的其中一个电视片段,是邓小平爷爷坐在坦克上挥手,父亲和母亲在讨论,幸亏有了邓小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步入正轨。那时我还没上小学。
大约四五岁时,我和母亲去周围一个旅游区玩耍,他们都带着游泳圈下水了。母亲却只允许我在岸上,任我如何哭闹都不准许我下去。
后来才知道,大概是母亲怕我溺水,所以我至今都是“旱鸭子”。
02
我三四年级时,父母分别处于事业低潮期。他们为了让我更好的生活,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床了,晚上我自己在孤单中睡着,也不敢关灯。但总是在朦胧中感觉母亲亲吻我的脸颊,哄着我进被子里睡觉。
小学期间,父母对我的零花钱是严格管控的,每天早晨2元,中午如果在家吃饭,就只有1块钱的零花钱。
我为了和同学们一起吃学校外面5角钱一碗的煮粉条,也为了买皮筋、沙包、雪糕、方便面和其它一切新奇东西。
所以总是觉得零用钱不够花,便开始动起歪脑筋——从衣架里翻遍所有母亲衣服的口袋,总会找到五角、一块不等,甚至更多的零用钱。
父亲在发现这件事后,将我痛打一顿,并踢出家门在院子里罚站。
有一次,父亲丢了钱,偏说是我拿的。母亲赶来学校门口,着急的问我,是不是拿了父亲的钱,让我老实说,我说没有。
母亲便给了我10块钱,怕我挨父亲的打,让我中午不要回家去。母亲因工作忙碌不能陪我,我一个人流落街头,没有去处,学校也不让进,就蹲在校门口的大树下等着学校放行。
这件事给我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害,因为父亲不信我,也没有想要听我的解释,我感到委屈和愤怒。同时,我记住了母亲骑着电动车歪歪扭扭远去的身影。
不久之后,学校举行征文比赛,老师从班级里选了几个同学参赛,我是其中一个。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参加比赛的作品叫《草原之旅》。
母亲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用心辅导我写作,在所有同学都交手抄稿时,母亲托朋友帮我制作了打印稿。
开始是父亲检查我的作业,我因为急着出去玩,所以总做的一塌糊涂。父亲生气了便严厉批评我,甚至打我,我在哭闹中就耽误很多时间。
母亲觉得这样不行,她便很温柔、很细心的辅导我的作业,我很快就能出去玩。
父亲开放了小书屋给我,书是被锁在几个箱子里的,书屋阴冷。父亲在里面放置了一张小桌子,逼迫我读书。母亲便总是说,孩子还是要自由成长。
后来,母亲在回忆说,小时候她最后悔的一件事是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牵着我的手逛书店。
12岁那年,母亲不顾父亲劝阻,为我购置了一台台式电脑,我脱离了小霸王学习机的控制,开始第一次接触到网络。
03
初中,我上了一所全日制寄宿类私人中学,和父母的关系渐渐远了些。初二时,因为同学们纷纷不再寄宿,我也加入了回家大军中。
某一天,同学在讲台上飞瓶子玩,不小心砸到我额头上,我没敢告诉母亲。晚上回家后,母亲看到我头上裹着纱布,眼里有泪。
我青春期的时候很反叛,因为全班同学都背米奇书包,所以我扔了所有书本在门上,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要求父母给我买一个那样的书包。
母亲第二天去商场里找了好久才买来给我。
初中之后去奶奶家的次数就变少了,但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去看奶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我当时浑然不知,而母亲在多年之后告诉我的事。
当时雨下的很大,母亲骑电动车载我回家,只有一件雨衣,我便在后座躲在雨衣尾巴里。
母亲后来跟我讲,她当时觉得雨太大了,路很难走,视线也不清楚,她在想,为什么爸爸不管我们。她的眼泪流下来,和雨水混在一起。而我,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初三,在所有人冲刺中考时,我和几个同学中午去网吧被教导主任抓出来。我和教导主任顶嘴,他觉得管不了我,就让校长来。
校长让我写检讨,我说去网吧我是看电影的,没有玩游戏,凭什么不可以。我坚决不写检讨,校长便停了我的课。
我记得,那是我人生中极少几次与母亲深入谈话。她对我说,这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要正常读书、学习,如果做错了就应当写检讨,没有错,她和爸爸会同校长进行交涉,不会让我受委屈。
妈妈还说,她和爸爸每天那么辛苦去赚钱,就是为了让我让我上最好的学校,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那天的灯光是暖黄色的,我和妈妈坐在家里的长条沙发上,她的茶和我的咖啡没有喝,一直放凉了。我们聊了很久,夜深下去,彼此泪如雨下。
04
高中时期,父母的事业趋于稳定,可是,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他们常常深夜不回家。我记忆最深的,是高三最后阶段,老师们都放弃我了,觉得我这样连三本都上不了。
我整夜坐在电脑面前,一部接着一部的看日本动漫,那时候,我接触到类似于《NANA》、《秒速五厘米》、宫崎骏动画全系列以及国内外大批量电影、综艺节目。这也对我如今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母亲不敢过分管我,每天还是照例送来咖啡、水果等。
第一次模拟考试出来,我刚上三本线,母亲非常着急,就跟我的数学老师和班主任一次次打电话交流,甚至同意我搬出去自己租房子独自住。多年之后,我才听班主任聊起这些事,才知道父母作出的每一份选择背后,都深切地为我考虑。
大学期间,我突然有了从事传媒行业的想法,母亲便背着我帮我报了电视台比赛。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对我影响至深的老师,他带我开启了传媒行业的大门,推荐我给许多文艺界老师们认识。
大四那年,我说我要考研究生,母亲在心中认为不太可能,但却安慰我说,你试着考,考上咱就读,没考上就好好找份工作。
如今,研究生毕业的我,生活离梦想越来越近的地方,但却离母亲越来越远。我的成长,与母亲在我生命中作出的种种选择密不可分。
我和母亲虽然交流的少,但她总是非常支持我的决定。我们虽然也像所有母女一样斗嘴、争吵,但我总能在她收到我的礼物后,看到她的高兴。也能在她对别人讲起自己的女儿时,看到真诚的自豪和骄傲。
母亲的头发开始白了,不知不觉,我已经比母亲高。我身处异地时,经常在想,下班了也无法回家找妈妈。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母亲的地方才有家。
有家的人才有根,才不是一世浮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