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脚印》后

作者: 斧正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0:49 被阅读3次

已有 741 次阅读 2005-07-21 21:35

《金色的脚印》

早上锻炼的时候,寺庙旁宁静的山坳地里,听到各种各样的鸟儿啼叫鸣声,让人觉得空旷中的悠雅清静。渐渐成熟的麦子地里立插着一个个穿着破衣服,戴着烂草帽的稻草人,还有一些简易演变出来的,只树了一根根竹条,在上面绑一只只五颜六色的塑料薄膜袋,随风吹动着,吓着胆小的麻雀之类的就不胆上前去啄食了。

这些年来,有着人居住的地方,所有的向低处流的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了。那天和女儿一起去镇上,刚刚三周岁多的女儿过一座桥时,看到了桥下的溪流是黑乎乎的污水,闻到扑鼻而臭气,她说:“爸爸,这里的水臭死了,我们爷爷那边的水很干净。”女儿说的很干净的水是指她爷爷我爸爸居住的明溪县,那里的溪流水确实还保留着十五年的样DD挺清澈的。而这里臭死了的水在十年前,我从仙师毕业回来时,还是挺美的,十年过去了,如今却是成了臭水沟了。水向低处流,那么多的污水都流向了海里,渗透到地下,真让人一想起来就有些后怕的了。

只是这些年来的飞鸟似乎多了起来,比以前多了。污水都流向了低处,可是高山上却是很好了,鸟儿不再让人打扰了。这是因为这些年来,种田的人不积极了,农田中的作物不再洒打农药了,鸟儿就没有那么地大批量被毒杀;而且也少了人去专门捕鸟了,这种天空中飞翔的活物也就躲过了一劫,如今是家族繁荣昌盛啊。可我又一想,说不定是哪一天,这海里流的,人家说不能吃了,就爱吃天上飞的了。那么可能一转眼,用不了半载一年,麦田中只剩下那些稻草人的枝杆了。

《金色的脚印》这篇文章是日本人写的,这一段来,国人在喊着“抵制日货”的口号,大城市里还是一片的“反日”游行呢,我不知道日本人写的文章,是不是也要来抵制一下呢?我是爱国的,但这个小地方,当年也不曾见到“日本鬼子”,如今也没有搞反日抗议,只是日出日落地每天每天。但说实话的,我是喜欢这篇文章的。

我现在正听着电脑里播放的古筝弹奏中国古典名曲《寒鸦戏水》,以至我想到日本人这个大河民族就是善于把我们老祖先最好的东西拿去,并且发扬光大起来,然后说那是他们的,也成了他们的特点了。茶道,武士道,日本清酒,雅乐,绯句……一细入感觉,就是从我们古代最精华的部分吸取出来。而我们国家呢?能让人说什么呢,满口地说要进行一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是不注重精神,没有文化上的真正的革命,当代的中国缺乏着骨子里应该有的质,所有的一时强盛都只是如屠夫式的富裕,是肤浅的。也许我已经把话题扯远了,但就是有很多在看到日本的东西时,就会一眼而说出是日本的,因为他们已经在骨子里浸透了一股味。这篇《金色的脚印》也是一样的,不管是名字或是文章的节奏与韵味都透出川端康成那《伊豆的歌女》味道来。

顺着这篇文章的感觉,我必须说,不说出来,就会消化不良的。昨天晚上我回家从电视上看到了中国民族学院院长吴健民在沈冰主持的节目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责国人的蛮干,要大家理智地分清什么“爱国”与“误国”,反日与反对日本少数右骥军国主义势力,等等。他还讲到什么中国现在正好是赶上了一个千年不遇的经济发展大机会,不能跟日本人干,一旦真干起来,高兴的是日本少数右骥军国主义势力,是台独分子,是西藏独立分子,而真正最大损失的是我们中国,是丧失了这千年不遇的大好机会。我想说的,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别人站得更远,没有人比别人站得更高,历史无数次不是证明了,反对的人与喊口号的人谁正确谁混蛋要等历史过去了再说。这样的历史时刻,并不是一个人站起来大呼一声就可以不了了之而完事的了。也许这次学潮从某种意义上可能就会点燃起我们民族内在的一团烈火来,来照亮整个中华大地,照亮这两三百年来中国人迷茫失落无助的内心,从此有了我们自已的火把,从此有了我们自已思想。思想从来就是最激进的。

我的心中的火如几根草藤一样一“扑哧扑哧”就燃烧完了,不能慢慢地发出热来,烘烤着自已的内心。也好,这样一说出来了,自已也可以来写其它的话了。

顺着课文的路子来说吧。我们常常受到别人的暗示,受到寓言的所指。比如蛇、狼、狈、狐狸等,我们没有真正的看到他们,就凭着书上讲的,别人说的,一篇文章里写到就成了我们的思想,这是没有思想的。所以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要注重的一点是叛逆性的独特思想启迪,否则的话,就是教出一群缺乏主见的机器人有什么意思呢?

我在想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狐狸是很聪明的,或是如人们说的“狡猾”,狐狸是通人性的,就像家里的狗一样,狐狸是可以成为人类的好朋友的,我们要爱狐狸,我们要与地球上其他的动物一起和睦相处,友好对待。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护动物,我们要热爱野生动物。我们要有佛心,有善心,有爱心。但以前也读过一篇文章叫《东郭先生和狼》,还有一篇文章叫《会摇尾巴的狼》等等,大灰狼,披着羊皮的狼。我们还说狐假虎威,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突然间又开始了佛心向善了。中午刚读了一篇《佛心》的文章,作者把一个有点神经质的小女孩对于动物生命的爱捧上了天,以至一条蚯蚓的晒干路上,就会哭悯起来,车子太快了,一路上昆虫自投车玻璃而殉身也会引起她的可怜兮兮,这不成了潇湘馆中葬花的林妹妹吗?适度,科学上的提倡保护动物,保护地球,与文学上的生命关爱有些偏离了,有时候觉得文学真是有点瞎起哄的味道了。

这些年来,小学均教科书上的宣传热爱野生动物的文章多了起来。如法布尔的一些昆虫,《小狮子爱尔莎》《金色的脚印》等。读这样的文章有时候觉得真得挺感人的。但这种感人明显的有别于我们看《聊斋志异》中神化鬼性的宣传一样,而是科学性,故事性。我们须要这样科学化的正确宣传。现在的宣传遍布四处,可是误导性的宣传,缺乏科学性的指引满目都是的,只会让人们一次次地迷失,让人们渐渐地失去了热情DD还不是换汤不换药。

《金色的脚印》故事性很强,半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狐狸这种动物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具备很高的智商(遁声找到,分工合作,父引狗,母救子;随机应变,不能咬断铁链,就地哺儿;找到规律,夜晚有放狗,白天儿拴着,就改成了白天行动;运用地道战,把窝做到地板下面来;硬的铁链不行,可以对付软的木头柱。)

主人公终于被天地间的共能的爱感动了。正太郎发现两只狐狸比起从前,毛色黯淡,由于惦记着小狐狸和吃不充足的食物,明显地消瘦了。

接下来就是小主人公与狐狸一家人的故事了,狐狸不单是聪明,而且是通人性的,他们会亲近对于它们友好的人类(这一点不像那条中山狼。),故事就像小说一样造出个小高潮来。小主人公与狐狸一家慢慢地产生了浓厚情感了,本来想事情应该好办了,可突然窜出了个安田先生来。这样就有了下面那精彩如神话一般的狐狸救人的一幕: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正太郎觉得脸蛋热乎乎的,他费力地睁开眼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他的脸颊和嘴唇。另一只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子……这是近乎完美的救护啊。

人类的爱不但可以让珍珠鸟那样的小动物产生信赖感,还能够让狐狸这样聪明的动物有着如此的亲切。

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的脚印,让人思绪如飞。


《金色的脚印》后/http://www.edu11.net/space-67-do-blog-id-35835.html


相关文章

  • 《金色的脚印》后

    已有 741 次阅读2005-07-21 21:35 《金色的脚印》 早上锻炼的时候,寺庙旁宁静的山坳地里,听到各...

  • 金色的脚印

    随着秋雨的到来,窗外滴滴答答的声音,或是一阵凉风吹来,金黄的叶子从树上被淘气的雨点打了下来,秋天到了。 有的...

  • 金色的脚印

    两三天前,家里的佣(yōng)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直到今天,不论喂什么,它都不吃。 光秃秃的柞(zu...

  • 金色的脚印

    《金色的黄昏》节选 晚饭后,爸爸安吉带着月月去散步。 天边的霞光正盛。橘色的积云带着一抹黑,漂浮在蓝天之上。 “好...

  • 《金色的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重点:主要内容 难点:人类与动物物爱互助,和...

  • 《金色的脚印》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金色的脚印》。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金色的脚...

  • 《金色的脚印》读后感

    小狐狸被正太郎家里的佣人捉来了,小狐狸什么都不吃,每天都在嗥叫,正太郎非常同情小狐狸,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同正太郎一...

  • 2018-03-03

    金色的脚印续写 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 狐狸爸爸和妈妈带着小狐狸直奔向它...

  • 80后的脚印(二)

    在二姐的照顾下,我学会了数数,学会了a o e。。,我学会了生火(做饭时烧柴火),学会了打竹笋(春耕时山上老竹子...

  • 我的成长故事

    漫步于金色海滩,蓦然回首,成长的脚印赫然呈现在眼前。而那对脚印让我记忆犹新。 我总是嫌弃妈妈对我不够好,于是小小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色的脚印》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tv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