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能有这样一个读书爱好者交流平台,我一是觉得十分的开心,再就是十分的珍惜,有种回归大学时代,再历读书少年的体验。这阵子读了不少书,但基本上读了也就读了,一本书于我能留下一些东西,但也仅仅是几分印象,亦或是简单的一两条浅显但不易发觉的道理,可以说有收获,但不大。作为消遣娱乐尚能接受,但如果是把它看作学习提升的路径,那就真是有几分愧疚,需要反省反省了。于是今天想着要改变一下,把这次读的书记记笔记,回头复习并记在心中,也算是收上次读二志成《书都不会读 你还想成功》的启发或是训诫吧。
这本书是德国作者罗尔夫·贝多里写的《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罗列说明了五十二种思维陷阱,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分享了一些如何避免陷入各种思维陷阱的方法,部分我觉得确实很受用。在大量的生活经验中,其实大家也不会想到去反思和总结种种事件发生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也只是单纯的发生了、结束了一带而过,作者显然是一位特别用心的心理变化研究者,很多心理细节和思维反应都把握的很细腻,看完书之后觉得很受用,受用在哪?受用于遇到相似的问题或情景时,能够至少激起我思维的涟漪,不会单凭第一直觉去做某事,同时,在做某事之前,也会想想如何运用别人的思维陷阱,把事情做得更好和顺利,乍一听略有腹黑之感,我想说,其实我是个好人。
1、幸存偏误。人们总是轻而易举的获知很多成功的事例,却对于更大比例的失败事例不得而知,所以产生了成功很容易的错觉,往往高估了成功的概率。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混淆了选择标准和结果。
3、过度自信效应。我们总是系统性的高估我们的学识和能力。谋划万事都以悲观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来平衡这种估计偏差。
4、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源自于我们原始的生存本能。集体狩猎看到有人奔跑逃亡,人都都会不自觉的跟随逃亡。
5、纠缠于沉默成本。应该忽视过去。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我们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有可能落空。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在制造矛盾,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不同。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6、互惠偏误。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7、确认偏误之一。“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矛盾(因此被称作反驳证据)的新信息。”
8、确认偏误之二:干掉你的宠儿。
9、权威偏误。应该藐视权威。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一位专家,我都会设法向他挑战。请你也这么做,你都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10、对比效应。警惕对比效应而导致的想当然决定。
11、现成偏误。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的,而不是量化思维的。某种东西重复出现,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重新提取它。它并不一定是真的。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恶化就证明了预言,好转就是上天的馈赠。
13、故事偏误。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我们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抽象事实。这是一种不幸,因为为了不重要的方面,重要方面被忽视了。一定要想想故事隐藏了什么。
14、事后诸葛亮偏误。因为已知结果,就容易去推测事件开始前的种种端倪,而盲目的觉得自己是大预测家。
15、司机的知识。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的话当真。“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不知道‘。他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有一定的骄傲。而从’司机们‘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
16、控制错觉。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17、激励过敏倾向。说明:人们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而不是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18、回归均值。
19、公地悲剧。
20、结果偏误。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要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
21、选择的悖论。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你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要想做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吧。
22、讨喜偏误。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23、禀赋效应。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这种额外的价值就是感情价值。
24、奇迹。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25、团体迷思。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26、忽视概率偏误。
27、零风险偏误。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
28、稀少性谬误。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虽然物以稀为贵,请理性对待。
29、忽视基本概率。
30、赌徒谬误。不要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
31、锚定效应。
32、归纳法。一次例外就足以彻底否定一条经过上千次证明的理论。
33、规避损失。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
34、社会性懈怠。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35、指数增长。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请相信计算器。
36、赢家的诅咒。
37、基本特征谬误。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39、光环效应。
40、替代途径。
41、预测的错觉。对预测持批评态度。
42、关联谬误。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43、框架效应。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44、行动偏误。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的分析形势。
45、不作为偏误。
46、自利偏误。
47、享乐适应症。
48、自我选择偏误。
49、联想偏误。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50、新手的运气。假如开始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51、认知失调。
52.双曲贴现。越能控制冲动,越能成功的规避这一错误。
清醒思考是奢侈的!
最后附上爱默生的话,“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