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提高逆水行舟读书会读书
读书|你经常吃亏是因为手里没有这份清单

读书|你经常吃亏是因为手里没有这份清单

作者: 逆水行舟eli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21:48 被阅读564次

    这份清单来自《清醒思考的艺术》。

    《清醒思考的艺术》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他是写《随机漫步的傻瓜》和《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的朋友。

    这本书是畅销书,可算得上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科普读物,用52个小节列出了一张人类思维错误的清单,是对心理科学界长期研究的成果的一些简单展示。

    这些思维错误不是病理学的,而都是正常人心理上存在的正常现象,是进化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进化心理学认为,这些思维错觉曾经在远古社会是有益处的,只是现代社会的一切都变化太快了,使这些自动化的行为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因此读这本书的一个意义是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思维错误,注意在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谨慎反思,不被人利用,避免犯大错。

    但诚如作者所言,要想完全避免犯这些思维错误是极难的,实际上,我们在小问题上犯一些思维错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因为,首先人类理智的控制能力,时常低于情感的控制能力,这是人类动物性起到更为基础的作用的体现。

    其次,因为这种自动化的思维机制也是有利、而且必需的,如果凡事都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思考,会降低效率,在远古狩猎社会,更可能导致丧命。在远古社会,遇到风吹草动拔腿就跑,比停在那里深思的人,活命的概率高,所以我们大都是遇事先行动再说的人的后代。况且,现在,我们说学习专业技能、培养能力等,从根本上说也就是通过长期刻意训练,把理性思考转变为本能的行为,也是一种自动化思维。所以形成自动化的思维机制也是我们刻意求取的,问题的关键是要让自动化的思维机制不断适应现实生活。如《整理的艺术4》所说,学习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非常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列出一份思维错误对照检查清单。

    作者在书末跋中说到,他在重要的私人或者工作业务决策上,会拿出一张对照清单,像飞机检修人员在检查时用的清单一样逐一比对,好强迫自己检查出思维中存在的错误,避免做出错误决策。我对这个方式很感兴趣,也想通过对书中内容的咀嚼反思来完成这个作者没有透露的个人清单可能的样子。我努力了一下,列出了如下39条。

    1、我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成功了很多次,就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擅长,总结出一些成功规律?

    如果是,这是需要谨慎对待的。首先,这些所谓的成功规律基于的样本太少了,是不经证实的东西,如果我们以此来预测未来是很可能错误的。其次,这时候我们可能在犯幸存者偏误。我赚钱了,就认为自己很有投资头脑?未必。这时候,我应该停下来,看一看参与的人到底多不多?如果只有十个人,说明我没有犯幸运者偏误,而如果这个事情有一千万人在做,我可能只是被概率击中的幸运儿。

    我不应该忙着总结自己成功的天赋,因为失败者很可能也和我一样有相似的优点,我更应该开放心灵,探索更合适的方法。

    相反,结果不好,方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吗?也不是,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方法有道理,就算失败了,该坚持还是要再坚持一下。

    2、我有没有把选择的标准和行为的结果搞混?

    游泳选手的身材很优雅,不是因为游泳比其他运动导致他身材优雅,而是因为他身材优雅,所以适合游泳而被选拔出来。

    在广告要传达给我们的意图中,我们要意识到,这个明星是用了这个化妆品才变得很美,还是因为这个明星很美,所以被选出来为这个化妆品代言呢?原因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联系在一起。

    3、我有没有认为自己作出的预测很准确?

    这时候,我们最好反省自己,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更现实一些,这样更能够成功。

    要看自己的预测准不准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现在就写下自己的预测,等时间到了以后,再看看自己到底预测得准不准。

    4、我有没有在随大流?

    销量高的产品质量就好吗?两者没有因果联系。广告会利用我们从众心理的弱点对我们产生影响力。

    5、我坚持做一件事,是因为自己投入了成本,还是因为看好这个事情的前途?

    做事应该看到自己的内心,碰触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来决策是否要继续投入时间精力。这叫沉没成本。如果我不看好这个东西,就应该按照这个真实的想法行动。

    6、我有没有无故接受小恩小惠?

    有人在街头散发小礼品,利用的是我们的互惠偏差,让我们因为回报恩惠而付出更多,满足他们强迫我们满足的要求。

    7、我是不是在过滤信息,收集到的信息都在证明自己观点?

    为了避免这个现象,首先我应该及时地记录下与自己观点矛盾的信息,免得自己无意识地过滤。其次,在相信自己的观点前,应尽力寻找反驳的证据。

    8、我有没有因为服从权威,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

    首先我要学会批判性思考,不盲目服从。其次,在权威的非专业领域,我不要受光环效应的影响,而遵从这个权威其实并不权威的观点。

    9、我有没有受对比效应的影响?

    我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有没有因为看到商品降价后,前后价格的反差,而倾向于购买这些打折的商品?

    如果有,我要问一下自己,如果这件商品不打折,我还会买吗?我要看到,这些打折商品很可能是因为不畅销才打折、有问题没人买才打折的。所以我还是应该从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件商品的角度来决策是不是要买这件商品,而不是受它价格前后反差形成的对比效应的影响。

    10、我有没有仅靠一个反例就推翻某个观点?

    要用概率的观点看世界,一个反例不足以推翻一个观点。我应该与有不同经验的人合作,这样将降低决策错误的风险。

    11、我是不是容易被故事说服?

    要警惕,因为故事大多不真实。对于真理来说,故事容易扭曲真相,有时候是一种胡乱的联系。

    为什么说有说服力的故事会误导人呢?因为这些故事会把一些可能性低的东西放进去,来迎合我们的直觉思维偏好。实际上细节越多,发生的概率越小。如果我们依照这些极为巧合的故事来做决定,或者学习模仿故事的经验都是不理性的。

    比如恐怖主义袭击之后,保险公司发明了恐怖主义保险,很多人愿意买,但实际上很多的意外险已经包含了这些内容。显然,人们更倾向于买恐怖主义保险,是受恐怖主义袭击故事的影响。

    对于我们自己决策或者获取知识的时候,我应该减少对故事的依赖。因为关键的信息、抽象的事实要比故事更有价值、更有效率。

    相反,如果你要说服别人,就一定要讲好故事。

    12、我的知识结构里是不是有一些司机知识?

    司机的知识是指那些自己实际上不理解的知识,只是重复别人说过的,依样画葫芦死记硬背下来,用来装点门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自己投入大量时间思考、实践获得的知识,而是死记硬背下来或模仿出来的知识,所以只是一些虚假的只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问自己有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13、我有没有产生虚假控制的错觉?

    实际上我对某件事物是没有控制力的,只是因为我在操作的时候恰好这件我期待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这就产生了控制的错觉,也是迷信的原因之一。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真正能影响的少量的东西上。

    14、我有没有误解回归均值规律?

    自然的回归均值现象是:当你创造出一次极好的成绩后,下一次,成绩自然会下降一点。人不能一直保持在一种巅峰的状态,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鼓励了孩子,结果下一次孩子的成绩下降了,我要想到这是回归均值现象,而不要错以为是鼓励起了什么反作用。

    对回归均值现象的另一种误解是,以为自己有平衡命运的力量。我们没有平衡命运的力量,尽人事即可,失败也不要抱怨命运不公。

    15、我有没有损害公共的利益,继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公地的悲剧是指因为损失和责任的平摊分散,个人有追求私有利润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导致大家集体利益的巨大损失,从而最终损害个人利益。

    16、我是不是让自己选择太多了?

    选择太多的结果是让自己选择更少了。因为太多的选择会耗费精力,导致自己无所适从。选择的范围过大,会导致自己做出更差的决定。所以应该让自己选择的范围放在一个合适的区间里面。要认识到,我们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7、我是不是因为想讨别人喜欢而做出某一个决定?

    我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某个人讨喜,就想帮他。

    广告就是利用这种效应,让我们喜欢它推销的产品的。广告中几乎全是讨人喜欢的孩子或者妇女。如果我是理性的,我应该想象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这样能更客观地去看待产品,作出明智的选择。

    18、我是不是觉得已经拥有的东西比没有拥有的东西更有价值?

    如果选是,其实这是不理性的。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所有你拥有的东西都只不过是宇宙临时给你的,拥有和不拥有之间不会对价值产生影响,不应该厚此薄彼,过分高估价值。没用了的东西,该扔就要扔。

    19、我是不是觉得生活中有一些如心灵感应的奇迹存在?

    不要崇拜奇迹,其实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概率学上来说也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概率能计算出来,就不应该将此归纳为奇迹而崇拜。

    20、共识是不是一定好?

    共识不是好事。责任分散、从众心理,会让共识或者说团体一致的决定变得更冒险、更激进。如果你是团体的领导者,应该注意让团体里出现唱反调的人,因为如果没有唱反调的人,这个决策风险会很高。

    21、我是不是会忽视概率,只关注收益?

    不能自以为是,尤其是在有概率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直觉是不擅长概率的,所以碰到概率问题时,应该自觉进行理性计算,用计算的结果来帮助自己进行判断,这样更加科学。

    22、我是不是会愿意确保零风险而支付太多?

    追求零风险的人生是无聊的,实际上有一定风险的生活更精彩。只要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冒一点险是值得的。追求完全的零风险,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多。

    23、我是不是认为越稀缺的东西越好?

    其实在判断一件物品好不好的时候,应该看它对我们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不是它本身数量的多少。数量是否稀少,不会改变它本身的价值,改变的只是价格。

    24、我是不是在议价的时候陷入锚定效应?

    别人在跟你谈判的时候会给你一个锚,让你根据这个锚来做价格的讨论。为了做出更好的决策,判断价格时,你最好先抛开别人给你的锚,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来设定心理价位。

    25、我是不是对损失太敏感了?

    规避损失是人性,我要注意的是不要因此做不到理性客观。也因为规避损失是人性,我是不是对恶行的记忆要比对善的记忆更多、更久?所以应该对善行做记录,多思他人的好,少思他人的恶。由此及彼,我也不要对别人施恶,别人的记仇心比你想得要强大。

    26、我是不是在错误想象指数增长?

    在理解指数增长问题时,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感觉。可以使用倍增时间的诀窍或者求助于计算机计算来解决,但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直观感觉去想象,因为很可能是错的。

    27、我是不是为了赢得拍卖而成了输家?

    拍卖时,赢家反而是输家,最好不要参与拍卖。如果非要拍卖,为了不让拍卖溢价,我应该确定一个内心的最高价以后,先扣除20%的赢家税,然后把这个扣除好的价格写在纸上,捏在手里,在拍卖时一定要坚决遵守这个价格。

    28、我是不是过分关注在台前表演的人了,而忽视了真正有创造力的人?

    其实对于音乐来说,作曲家、创作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往往过分关注唱歌的人了。

    29、我是不是把相关关系错认为因果关系了?

    不要太武断的认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0、我是不是会因为一个人长相好,就认为这个人其他方面也都好

    不要让光环效应挡住视线,要看到真实的东西。

    31、我是不是在迷信专家的预测?

    首先,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快,预测已经变得更不可靠。比如发明就是完全不可能预测的,因为如果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会有幸获得什么技术,其实它们此刻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其次,因为专家不必为错误的预测付出代价,所以我们实际上也正在经历一场预测膨胀的时代。

    32、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了一个框架里?

    如果同样的内容,换一种说法,效果就不同了,我们应该警惕是不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框架里面。如果要让自己理性考虑问题,就应该跳到框架外去考虑问题。

    33、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动是不是一定比不动好?

    足球比赛点球大战时,守门员守球门中间的概率和飞扑左右边的概率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守门员一定要去左右扑球,而不是呆在球门中间呢?

    这是因为在远古狩猎时代,闪电的反应关乎生死存亡,我们全都是那些迅速反应者的后代,而且社会也更喜欢我们去行动,这让我们在不明情形下总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做什么吧,不管它有没有帮助,我们都觉得做比不做好。

    但是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最重要的是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如果行动会带来损害,或者说带来的损害要高于不行动带来的损害,我们就应该克制这种非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34、我是不是成功了就把原因归于自己,失败了就把原因归于外在?

    要想避免自己犯这样的思维错误,可以找直言不讳的朋友或死对头来纠正自己。

    35、我是不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感觉自己肯定挺不过去?

    实际上,我们比自己想象得更有适应能力。

    哈佛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对中一千万欧元的中奖者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大奖的中奖者的幸福感在平均三个月后烟消云散;同样的,命运不好的人当时感觉自己的世界都快崩溃了,但是平均三个月之后,他们就又快活起来了。所以不要困在一时的感受中,要想得开一些。

    其实什么东西最难受呢?是一些我们花再长的时间也不会习惯和适应的负面效应,比如说通勤往返的交通每天都很拥堵,比如说长期的噪声的污染、慢性的疲累感,这些才是最难受的。慢性的折磨要比急性痛苦要难受得多。

    这个效应来也让我们知道,我们不应该对物品产生一种非理性的期待,我们应该只期待物品带给我们的短期的效果。因为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很短,平均三个月后就会消失。所以不要一次性买太多的东西,分开多次买,你会感到更快乐些。

    36、我是不是有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的感觉?

    其实这是自我关注的效果。

    这个问题可以用概率来解释。假设你通勤的路上有10%的时间在塞车。你其实有90%的时间没有碰上塞车,但是因为那些时间没有引起你的注意,所以你记不住,没放在心上。但当你有一次以一个正常的概率上碰上塞车了以后,你的自我关注加强了,你记住了,你认为自己很倒霉,同时因为你塞在这条路上,相应的在这条路上呆的时间就比以往呆的时间长了,你就有概率在同一天里再碰上多次塞车。是不是很倒霉?但那只是你自己的感觉,实际上塞车概率还是正常的。这就像很多男人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单位里面女性很少,而很多女性也会抱怨男性太少一样,因为任何一个男人在一个以男性居多的行业里工作的概率就是很高的呀。

    37、我是不是被新手的运气迷惑?

    如果一开始一切都顺利,我应该要小心。比如在赌场上,最开始几盘胜了,所以之后就加大赌注去赌是错误的。不被新手的运气迷惑的方法是不迷信以前的成功,同时注意控制风险,《学会花钱》一书里提到分散投资和购买期权是控制风险的两种有效方法。

    38、我是不是在行为和认识矛盾时,倾向于改变想法来解决矛盾?

    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失调。比如说你买了车,买车之后你又后悔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认知失调。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不会去退车,而更有可能给自己找理由来说服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明智合理的。

    39、我是不是更看重现在的价值?

    我们都倾向于及时行乐,这是动物性的遗留。有一个调查是这样的,问你是宁愿在一年后得到1000欧元还是在一年零一个月后得到1100欧元?如果你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的话,你会选择在13个月后得到1100欧元,因为10%的月利率很高。但是如果再问你,你是宁愿今天拿到1000欧元还是一个月后拿到1100欧元呢?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你会决定今天拿到1000欧元。这显然是非理性的决策,但人就是更看重现在的价值。

    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会越多。很多经济学家无法理解,实际上我们在主观上在预期着不同的利率。人们不愿意为将来得到更多奖励,而在今天放弃某一种奖励,如果非要这样做,就需要更高的利率的补偿。

    附录

    1、我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成功了很多次,就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擅长?

    A、是

    B、否

    2、我有没有把选择的标准和行为的结果搞混?

    A、搞混

    B、分清楚

    3、我是不是认为自己作出的预测很准确?

    A、是

    B、否

    4、我有没有在随大流?

    A、有

    B、没有

    5、我坚持做一件事,是因为自己已经投入的成本,还是因为看好这个事情的前途?

    A已经投入的成本

    B看好事情发展的前途

    6、我有没有无故接受小恩小惠?

    A、有

    B、没有

    7、我是不是在过滤信息,收集到的信息都在证明自己观点?

    A、是

    B、否

    8、我有没有因为服从权威,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

    A、有

    B、没有

    9、我有没有受对比效应的影响?

    A、有

    B、没有

    10、我有没有仅靠一个反例就推翻某个观点?

    A、是

    B、否

    11、我是不是容易被故事说服?

    A、有

    B、没有

    12、我的知识结构里是不是有一些司机知识?

    A、有

    B、没有

    13、我有没有产生虚假控制的错觉?

    A、有

    B、没有

    14、我有没有误解回归均值规律?

    A、有

    B、没有

    15、我有没有损害公共的利益,继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A、有

    B、没有

    16、我是不是让自己选择太多了?

    A、是

    B、否

    17、我是不是因为想讨别人喜欢而做出某一个决定?

    A、是

    B、否

    18、我是不是觉得已经拥有的东西比没有拥有的东西更有价值?

    A、是

    B、否

    19、我是不是觉得生活中有一些如心灵感应的奇迹存在?

    A、是

    B、否

    20、共识是不是一定好?

    A、是

    B、否

    21、我是不是会忽视概率,只关注收益?

    A、是

    B、否

    22、我是不是会愿意确保零风险而支付太多?

    A、是

    B、否

    23、我是不是认为越稀缺的东西越好?

    A、是

    B、否

    24、我是不是在议价的时候陷入锚定效应?

    A、是

    B、否

    25、我是不是对损失太敏感了?

    A、是

    B、否

    26、我是不是在错误想象指数增长?

    A、是

    B、否

    27、我是不是为了赢得拍卖而成了输家?

    A、是

    B、否

    28、我是不是过分关注在台前表演的人了,而忽视了真正有创造力的人?

    A、是

    B、否

    29、我是不是把相关关系错认为因果关系了?

    A、是

    B、否

    30、我是不是会因为一个人长相好,就认为这个人其他方面也都好?

    A、是

    B、否

    31、我是不是在迷信专家的预测?

    A、是

    B、否

    32、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了一个框架里?

    A、是

    B、否

    33、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动是不是一定比不动好?

    A、是

    B、否

    34、我是不是成功了就把原因归于自己,失败了就把原因归于外在?

    A、是

    B、否

    35、我是不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感觉自己肯定挺不过去?

    A、是

    B、否

    36、我是不是有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的感觉?

    A、是

    B、否

    37、我是不是被新手的运气迷惑?

    A、是

    B、否

    38、我是不是在行为和认识矛盾时,倾向于改变想法来解决矛盾?

    A、是

    B、否

    39、我是不是更看重现在的价值?

    A、是

    B、否

    在重大决策时,如果对照这个清单检查时,发现选了A就要停下来反思。

    -END-

    By逆水行舟读书会(sailread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你经常吃亏是因为手里没有这份清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iq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