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来的体谅与心疼,有效期很短

作者: 袁语 | 来源:发表于2016-11-25 08:01 被阅读42次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又怎么能让别人喜欢?

    1

    求来的体谅与心疼,有效期很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扬子晚报的一个微文图,这张图曾有一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疯传;

    当然,转的多为女性朋友,大意是说:

    生活重压我如此,你如何还不知疼我怜我?

    也有男性转发,大都表示:

    老婆是真的如此辛苦,我必须多体谅、多参与、多帮忙。

    但从人的本性上来说,男性朋友在看到图片的当时反省五分钟、体谅两天、参与三天、帮忙四天,可能已经是极限,之后故态复萌的可能性在99%以上。

    为什么呢?

    第一,男人近三十年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待女性的态度,岂是一张图就能改变的;

    第二,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从结婚开始就已形成,若妻子没有任何改变,只靠一张图来激发男人的内疚,而促成他的改变,可能吗?

    第三,任何一个人,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都不会长久,发薪水的工作况且如此,何况是家务;

    第四,见惯office里干练利落的女同事,再回来看到如此苦x的你,同情心能支撑多久?若说你们以前有爱情,他爱的可曾是现在这样的你?

    第五……

    无法持续的理由太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没有改变,而他并不心甘情愿。

    2

    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我们这一代人对妈妈大约都会有这样的记忆:

    吃苦耐劳,一个人承担了全家所有家务,每天忙得象个陀螺一样,最常说的话就是:

    我为了这个家做了多少,你们一个两个的不听话还要气我。

    我也想出去走走、打打牌跳跳舞,可是我走了家里怎么办?

    你们大的小的,吃完饭两手一摊,酱油瓶倒了都不扶,我就象个老妈子一样饲候你们,怎么了,我做了这么多还不能说了?

    到了我们自己:

    我们白天上班在职场打拼,下班打车都赶不上孩子放学的时间了,在幼儿园老师不耐烦的目光里接走孩子后,带着孩子去买菜,回家后又边做饭边应付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等孩儿他爸回来后,你基本处于蓬头圬面、精疲力尽的半崩溃状态,别说轻言细语,他就是不小心碰倒一个凳子,也会引发你一场歇斯底里的痛斥。

    同样的故事一代一代的上演,不同的只有付出的形式,而本质从未改变--你付出、他旁观、你指责、他恼怒,如此循环,吵赢了他你并不快乐、压过了你,他也并不幸福。

    所以,回头看看我们的妈妈,你欣赏那个勤劳无私,从不为自己打算的妈妈吗?你有没有曾经暗暗羡慕隔壁家的阿姨总是和她们家的妹妹象姐妹一样,年轻漂亮又温柔?

    你有没有曾经在心里暗暗的想,妈妈,我宁愿你自私一些,留出一些时间过自己的生活,而不要把自己捆绑在这个家里,然后我们因为你的不快乐而恨不得想要出逃!

    我们回头再看看自己,会了十八般武艺,用三头六臂来应付工作生活孩子老人,最后变得外表粗糙、内心焦虑、脾气暴躁、内分泌失调。

    照照镜子,这还是孩儿他爸曾经爱你的样子吗?还是曾经坐在镜前梳妆自恋的自己吗?

    你有没有曾经想过,这样的自己连自己都不想看?连照片都不敢拍?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孩子和老公又怎么会喜欢?

    恋爱的时候你是高配版、工作的时候你是精装版、在老公和孩子面前你是简装版。

    你更爱哪个自己?

    难道你不怕自己变成曾经的妈妈吗?

    孩子去羡慕邻家高配版的阿姨、让老公去欣赏单位里精装版的同事,而简装版的你,则成了他们避之不及的雷区。

    3

    关于男人不做家务事的真相

    大多数男人都不爱做家务事,最起码在我见过的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夫妻中,主动自愿承担家务的男人很少。即便妻子确实忙碌得象空中飞人、家务不得不落在男人身上的,那也是请阿姨来打理的,他绝不会自己动手去做,如有例外,一定是处女座的。

    你总是指责他帮不上一点忙,但从两性天然的生理结构来说,女性的韧性往往大于男性,所以在同样忙碌一天后,往往你还能撑而他已经不能;

    从对家庭和事业的重视程度来说,男性对事业的关注程度往往更高,原因在于男性与女性的成就领域不同:

    事业上的成功更能让男性有成就感,所以他会放更多精力在事业上(特别是中国男性,几千年男权社会之下,这种思想更是根深蒂固);

    而女性的成就领域大多在家里,家庭幸福、孩子聪明、老公体面,女性便心生满足,而为了这个目标,显然她会在家庭中付出更多一些;

    即便是现在追求自由、追求独立的女性,她们有更多的技巧来做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但仍以经营好一个美满的家庭为已任,在这一方面,社会对女性并不宽容。

    从对家庭事件的标准来看,男女也大不相同:你认为必须每天擦家具拖地,才能保证居所的卫生与整洁;而你的先生或许会认为,家具一年擦一次就可以了、地一周拖一次已经特别干净了;

    你认为孩子的穿搭必须符合正常审美,而他认为,只要孩子不冻着就行,他真的会分不清哪些是睡衣、哪些是外穿的,对他来说,都可以穿出去招摇,反正孩子美,穿啥都美。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不同,每件事情,我们都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标准,既然是这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对方呢?

    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你做得多而他做得少,所以我们就不乐意了、有牢骚了、家里所有人都被你搞怕了,你也郁闷着:明明结婚前自己还发誓不要做妈妈那样的女人,怎么那么自然的就把日过子成了上一辈那样呢?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真的很懒,遇到这种,只能说你的眼光有问题了。

    所以,我们该明白男女有别、也该明白标准不同、更该明白婚后是两个人的相互靠近,而不是两个人的相互改变。

    如果你已经改变太多,他的靠近便显得微不足道,失衡的夫妻关系,将导致未来更多的矛盾与争执。

    而在改变中越来越不快乐的你,或许就会成为你们婚姻问题的主导者。那么你的改变、你的付出,换回来一段问题婚姻--却没有人同情你。

    4

    如何做喜欢的自己

    回归到文章的主题,用社会舆论求来的心疼是有时效的,而这时效非常短。

    而我们原本要的也不是他有感而发的心疼,而是他自动自发的体谅;

    我们要的不是另一伴对我们付出的同情与感动,而是他们对于家和家人发自内心的爱与付出。

    所以,舆论只能帮我们一时,真正要改变他的态度,关键在我们先要改变自己--先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自己,再打造一个让家人喜欢的家。

    你们或许会说:工作不能不做、孩子不能不带、家务不能不做、老人必须得照顾,谁不想做一个优雅的女人?可生活把我们活生生的练就成女汉子。

    没错,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我们无法改变。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不是吗?

    结婚也好、生孩子也罢,在做任何一个决定前,我们都需要考虑:

    这个决定所带来的变化,会不会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我身边这个人能否与我一起面对未来更多责任的生活?

    我的工作是否会受到冲击?

    我的生活品质是否会因此而下降到让人无法直视的地步?

    我能否给孩子一个好的妈妈、好的家庭、好的教育?

    请一定要记住,我们不是为爱情而生,也不是为长辈而活。你的每一个选择,未来都是由你自己为自己买单。

    如果结婚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工作(两地分居、或同在一家公司的情况),那么你必须为自己下一份工作做好规划,婚姻应该让我们更好,而不是让我们牺牲。在做好下一份规划之前,请慎入婚姻。

    如果你是个有事业心的女子,并不享受回家带孩子的主妇生活,那么在生孩子前,请你做好继续工作与照顾孩子的详细计划,比如说请阿姨、比如说有愿意的老人、比如说先生的工作性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等等。

    否则,请你暂时放弃生孩子的打算。

    等到你认为孩子比工作重要的时候再生,你的人生不会陷入心不甘情不愿的怪圈埋怨怪圈,你也将上演一场职场丽人到详林嫂的大变身魔术。

    如果你对工作的兴趣并不大,工作于你来说只是混混日子,那么你在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后,重点考虑家庭生活,但是这时候一定是你照顾家庭会更多一些,不要过于期待孩儿他爸会帮你多少,负担全家人生活的他也不轻松啊。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三头六臂,完全可以应付又工作、又带孩子、又照顾老人的生活,那你是女超人,不在我们讨论的话题之例,当然,这样的你,请不要埋怨你的丈夫不肯多承担一些,因为你是自愿的啊。

    而无论你选择那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从容,或许家庭琐事把我们磨得无法优雅,但我们至少应该是得体的。

    不要让你的老公看到一个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如狮子吼的老婆、不要让你的孩子看到一个只穿大码衣服不修边幅的妈妈、不要让你的朋友看到你不洗脸就出门的样子、不要让你的同事看到你上班手里还拎着菜。

    女人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看书、不能放弃打扮、不能放弃社交、不能放弃与老公处于同等智商层面的交流。

    如果能力允许,我们就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如果能力不达,请允许自己一样一样的慢慢来。

    不要把自己活成圣母的模样:我为了谁谁谁牺牲了自己!

    请记住,你的生活是自己选的。

    也请住:即便你牺牲,别人也不是非感动不可;即便你牺牲,也换不回你想要的幸福。

    女人必须自己要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呐喊来求得。

    你付出,心甘情愿;他爱你,发自内心;爱与关注,都源自内心感受,而不是感动或同情,或者舆论绑架。

    记得红楼梦里贾宝玉说过一句话: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儿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这话是真正不错,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永远是一颗珍珠,而不要变成鱼眼睛。

    END

    ps1:推荐阅读《家庭和工作之间最好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来的体谅与心疼,有效期很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ui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