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作者: 取水楼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4:57 被阅读0次

西厢记

一纸淫词艳语, 读罢满口余香. 提及西厢记, 不过戏曲隐约于儿时, 未曾拜读. 去年入此本, 又因考试缠身, 难以分解. 现如今否极泰来, 闲暇无事, 重拾之, 以了此愿.

闭目忆书中往昔, 大致剧情与记忆之残留相符:

张君瑞巧遇崔莺莺, 巧红娘金针引红线.
老夫人不识鸳鸯谱, 得状元归迎双喜门.

傻角张生, 一望痴情. 初读之, 就现代之眼光, 并无其他. 一日不见费三秋思索. 至中段略感猥琐, 轻度尾行, 就作相思病罢. 可这与人相约, 夜里不辨来人, 回手就抱却是哪里学来的? 古人呐, 真乃靠感觉, 凭一封书信来揣摩其意, 用一个哑谜来洞察人心. 到现在也差不了几分, 刷一条微博就胡思乱想, 将朋友圈掘地三尺以求共同话题. 如此观之, 古往今来, 痴男怨女, 离恨千端, 闲愁万种. 竟也相似. 通讯发达的如今, 效率也没高多少. 或者这本不该遣效率一词, 其中种种, 似水无痕, 可用恋爱一词蔽之否?

莺莺本为官家女, 心思缜密, 多有变数, 前有怒颜, 后有甜语. 嗯, 你丫双子座的吧. 一见钟情的劲头不比傻角差多少. 不过由此得知, 看脸, 可真不是现代人发明的. 如要说此段恋情里最为主动的可万万不是张生. 本以为隔夜前去只为好心劝说, 订山盟海誓. 却不料是带着红娘巫山会云雨, 一宿方休. 得知张生高中榜首, 遂又修书寄物, 令其勿忘初心, 信守承诺, 实乃运筹于帷幄之中, 制胜于千里之外, 佩服, 佩服.

红娘, 关键也. 以至于红娘这名字流传至今已成名词. 穿针引线递情书, 夜来私会去看门, 东窗事发去顶包. 二见张生时守得礼教, 老夫人毁约时识得人情. 此等僚机, 天上少有, 人间难寻.

偶尔读过一篇 知乎评论 大约是说,此场演绎, 一切尽在莺莺掌控之中. 微微有些阴谋论调. 不过, 问题本身 西厢记里的红娘是不是在害莺莺呢?? 就是一个阴谋问题, 哈哈. 话虽如此, 恋情主导的认定我是认同的.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第一晚张生越墙被批. 可我宁愿简单的理解成傲娇, 所谓的信任哪里是一晚上就来的? 若要我来解, 嘴骂心喜, 是试探, 是欲擒故纵, 是隔夜云雨的心理基础, 是拿到成就的必要条件. 女子善变, 莫不如此. 又或者鱼水之欢, 已在日程, 缺的是先抑后扬的前置条件, 恰如皇后娘娘所言

锦上添花有甚么意思, 雪中送碳才让人铭记啊.

我这么说, 是否也有些阴谋论呢?

相关文章

  • 国学经典系列之四大名剧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

  • 手绘.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

  • 明代画家仇英(款)西厢记图册

    仇英 西厢记图册(清人画) 18.5×38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仇英 西厢记图册1 仇英 西厢记图册2 仇英...

  • 《西厢记》介绍以及昆区特色研究

    西厢记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普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北调之祖”、“北词之首”、“...

  •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乐逢隆 赵景深先生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

  • 【笔记】挑灯闲看《牡丹亭》

    古典文学中有两大爱情剧作:《西厢记》与《牡丹亭》。论名气,似乎《西厢记》更大一些,这可能是《西厢记》更贴近生活,或...

  • 西厢记—钟情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

  • 爸爸的日记,2月7日,星期六,晴天

    今天我看了西厢记

  •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

  • 读书一乐

    绝妙绝妙,这书看得味道。 《西厢记》果然写得好,而金圣叹批得有头有尾有理有据,才气过人,风趣无边,更使《西厢记》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w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