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件事持续做21天,能形成一个习惯。于是,我们尚美读书社的“快乐写吧”第一期挑战就定为了21天。群里的小伙们,经过两年的共读,有了一定的默契与滋养,看着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地读书分享中,逐渐自信的神情与表达,我由衷地高兴与激动。
想想这两年的过往,也实属不易。一开始三十几个人,可到分享时,总是有一部分人以各种理由请假。当想着他们年轻人,喜欢玩,于是想办法去外面联系交流地点,目的是让他们更放松、更开心地参加读书交流活动。可是,一发出通知,久久没有几个人回应。真的,当时沮丧极了,明明这是一件大好事,明明是为他们的成长着想,自己又能有什么好处呢?可是,即使这样无私地付出,也不能得到大家的响应,想想,总会无助地流下泪来。
但是,转念一想,又有哪件事情要想办好,是很容易的呢?有困难太正常不过了。就是因为他们年轻人读书读得不够多,认知上才有问题,才不能有很强地成长内驱力,我们作为管理者,作为开创这个读书社的人,不就是要想办法激活他们成长的内驱力吗?而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让年轻教师在读书写作中成长,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经过无数个前辈试验过的,是有相关理论依据的,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有这一条就够了,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往前走。
这样想来,我又更坚定自己坚持下去的决心。只是,我发现不能硬来,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比如,这些年轻人大都是刚毕业不久的95后,思维比较开阔,有自己的主见,并且还有一部分人没有阅读习惯的。于是,我主动咨询他们,喜欢用什么样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有什么建议,都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
慢慢地,摸清了他们的一些特点,我还把活动的组织权给了他们年轻人,让他们策划、组织,读书的内容,我也找来随笔类的,故事类的,容易读的进行。交流的时候,发言的越来越多了,讲得也越来越深刻了。
就在今年开学的校(园)长会议上,局长提出,本学期的其中一个工作重点是,让学校的更多老师不但读起来,还要写起来。我想起了我参加的“一起写吧”活动,我发现在一个共同体里,共同参与挑战,大家更有动力写起来。另外,我考虑到,我们的小伙伴们都没有写的习惯,所以,一开始要求不能那么高,那就从每天100个字开始吧,只有门槛够底,他们才不会有畏难情绪,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坚持下去。只要先写起来,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第一天,第二天,完成任务接龙的是26个人,我不断地在群里,为大家鼓掌助威:小伙伴太棒了,加油!为你们的坚持点赞!我知道大家工作多,有时,难免会忘记,我除了在大群里提醒大家,还会私聊一些小伙们:“在忙吧,别忘了我们100字的写作打卡哟。”“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100个字以上的打卡,别忘了完成哟。”就这样,磕磕拌拌,连拉带拽,竟然有18个小伙伴坚持了21天,更可喜的是,虽然要求的是每天不少于100个字,但很多小伙伴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有几个小伙伴,总数达到了一万多,有几个小伙伴是五六千以上,最少的也有四千左右,也就是说每天都在200字左右。
在上周五的表彰会上,当校长把他们最喜爱的书亲自送到他们手上时,那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奖励的喜悦,是那么美,那么幸福!他们一个个争着讲述着自己的获奖感言:“没想到自己真能坚持下来,我都被自己感动到了。”“我发现每天这样记录,确实很有意思,让自己更关注每天发生的事,让每天的点滴感动不会就这样白白地流走了。”“当自己想偷懒时,看到伙伴们坚持得那么好时,自己也有了动力。”……
看到他们脸上的兴奋、满足,我又一次由衷地感到高兴,为他们的成长而高兴!
“快乐写吧”21天第二期挑战,再一次吹响了号角,我相信,这一次将有更多小伙伴会发现自己的潜力,会发掘出自己的能量,会遇见更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