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夏
“人在船上坐,船在画中游”是最真切的体验,坐在小小的乌篷船,摇摇晃晃的在江面行驶,像婴儿时躺在摇篮里,晃啊晃,做着一个美丽的梦,而此时,在如此的境地里,如梦如幻。
碧绿的水波荡漾,一阵又一阵的白色水浪起伏,像跳动的心,随着景色的更迭或平静或兴奋。船离水面很近,一伸手便可以来个亲密接触,感受这属于自然的温柔。
两岸的山以水位分了层,在水位以上,是苍翠欲滴的植被,错落有致,但限于地势,究竟有多少种类则无从得知,但细细观察,则能发现,既有低矮的植被,也有较为苍劲的树木,是最自然的风景画。
而在曾经的水位以下,如今只有裸露的岩石,经过水蚀风蚀的作用,形成一层又一层的纹理,在阳光下泛着白光,残存的树根,在日月精华的洗礼,风吹日晒的雕刻下,俨然成了一件件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细细观察加上足够大的脑洞,便会有一种意外的发现,也会为此而惊喜,另外还有经过水蚀作用形成的钟乳石,偶尔也会有细流从而滴落,流进江里顺势而下,幻想在静寂之夜里一滴水落入一盆水里的声音,便会觉得多了几分韵味。
在崖壁上还有千年未解之谜巴人悬棺,在好奇如何将棺木送至如此高度时,也不禁佩服他们的意志力。也许当时的他们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这也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路往前走,水面逐渐狭窄,水道也扭扭曲曲,仿佛深陷山水秘境,徜徉于此景,忍不住要高歌一曲,果不其然,想着想着,船夫就在我想象之时,开口介绍,并且唱了首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歌,好歌配好景,好景衬好歌,情与景交融,动与静像结合,和着水的声音,成了一首绝妙的交响曲。
按照一般的欣赏风景原则,大多由平静到兴奋,呈环型旅游线路,但在这里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却也不得不开始走回头路,可这并不意味着是单调的重复。
受制于蓬船的设计,乘坐时难以赏的山的全貌,或者一部分,或者一面,同样的水道再次返回便是山的另一边,正如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相对的山,尽管是一样错落有致的林木,一样是水蚀地貌,但总能感受到些不同,也许也是另一种心境所在。
置身山水之间,总有一种心灵得到归宿的感觉,平静的感受自然的气息,精神得到洗礼,我愿意就这样,一直一直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