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在这个焦虑无处的时代,焦虑总是难免的,我也是如此。不禁想这究竟是为什么,焦虑有何意义?于是,找出罗·洛梅的《焦虑的意义》。书是四年前买的,当时体会不深,重读一遍后,感叹经典不愧是经典,六十多年前的书却像是新写的,又感叹焦虑不只是当代或西方的问题。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拥有的丰富想象力。在焦虑的帮助下,原始人不仅学会了应对野兽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的祖先发展了思考能力,促使我们想象和规划未来。可以说我们都是焦虑人的后代,不懂焦虑的祖先早被野兽吃掉了。但丰富的想象力也让人类的焦虑摆脱了具体的情境,焦虑会从一个小担忧越滚越大,最终压垮我们;或者不断从一种焦虑到另一种焦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找不到对象怎么办,结不起婚怎么办,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怎么办,等等。归根结底,现代人面临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对想象力的不合理运用。
焦虑是一个哲学问题。人是自由的,同时又是有限的。不自由的人不会焦虑,无限的存在不会焦虑。自由又有限的情形使人注定生而焦虑。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文化的作用,焦虑愈演愈烈。当今,财富是公认的成功标准,人们用财富的多寡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这样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们永远无法确定自己的地位是否无懈可击,因此必须不断赚钱。从而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陷阱。
弗洛伊德是第一个论述焦虑问题的心理学家。但他更倾向于从生物学角度看待焦虑。荣格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出发,认为焦虑是非理性力量与意象入侵到意识的心灵时,个体做出来的反应。个人必须勇于面对它,以避免内在的贫瘠。兰克认为人的一生面临着无休止的分离,焦虑正是分离所带来的不安。霍妮把焦虑归因于受干扰的人际关系。沙利文则说,焦虑是被否定的不安。焦虑限制了个体的成长与自觉,缩小了有效生活的范围,情绪的健康。因此,澄清焦虑才可能扩展自我,达成情绪的健康。罗洛梅综合各家,总结道,个体作为人的存在的安全感和最根本价值受到威胁,由此引起的担忧就是焦虑。焦虑与恐惧是一对兄弟。但恐惧是对自身一部分受到威胁时的反应,所以存在特定对象。焦虑却没有。过于强调竞争和成就的文化,会导致从众、孤独、疏离等心理现象,使人焦虑增加。焦虑有两种: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正常焦虑是人成长的一部分。当人意识到他的自由,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时,焦虑就会产生。此时重要的是直面焦虑和背后的威胁,从而过好当下的生活。神经症焦虑是对客观威胁作出的不适当反应。比如病态的强迫症就是保护脆弱自我免受焦虑困扰的手段。一些神经症焦虑患者会在内心冲突中出现退行。
克尔凯郭尔说过,对命运的信仰就像迷信一样,是不愿为冲突负全责的办法。一个自由的人是不可能把焦虑完全避免的,没有焦虑也不意味着精神健康。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它,接受它,以它为师,将它管理到正常水平,利用焦虑,作为增加警觉和生活热情的刺激。
冒险造成焦虑,不冒险却失去自己。缺乏创造力、贫乏的人格才不会焦虑。个人如果能够建设性地处理自己的焦虑,人格中的焦虑地带反而成为重要的成长领域,这在心理治疗中不乏其例。所以,并不是没有焦虑就是勇敢,而是即使焦虑却依然前行。
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个例子。罗洛梅的父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两人关系不好,总是争吵。母亲经常离家出走,父亲忽视子女成长,认为女儿患心理疾病是她受教育太多。作为家里的长子,罗洛梅早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幼年最美好的记忆是离家不远的圣克莱尔河。称这条河是自己“纯洁的、深切的、超凡的和美丽的朋友。”在这里,他夏天游泳,冬天滑雪,坐在岸上,看顺流而下的大船。一开始,他学习的是文学,后来在维也纳结识了阿德勒,从他那里,罗洛梅接受了许多心理学思想。回到美国后,希望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但当时那里讲授的全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自己的志趣不合。于是转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学习神学。他在那里接受了保罗·蒂利希的指导系统学习了存在主义哲学,接触到勇气、焦虑、意向性、生命力等主题。
神学院毕业后,他做了两年牧师。之后进入纽约怀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研究院学习精神分析。当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和沙利文在此任教。他们扩展了罗洛梅的视野。此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感染了肺结核。当时肺结核是不治之症。这让他经常感受到面临死亡的焦虑。他把焦虑化作成长的契机。结合深刻的焦虑体验,他阅读了叔本华、尼采的著作,以及弗洛伊德的《焦虑的问题》,克尔凯郭尔的《焦虑的概念》。认为克尔凯郭尔的话触及了焦虑的最深层次,所以更打动他的心。康复后,以亲身体验写出博士论文《焦虑的意义》,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这标志着罗洛梅思想的形成。
在通往自我实现的路上会有许多旅伴,焦虑是其中一个。让我们像罗洛梅一样,以焦虑为师,这样会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