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应某小伙伴要求而写,他希望我介绍一下巴西在二战后的一款半自动步枪,但最后这款被称之为Mq S/Aut.30 M954的步枪由于巴西自己的工艺问题以及环境的改变而不了了之。
照理来说我得先解释这把枪的名字,Mq是葡萄牙语Mosquetão的缩写,意为卡宾枪。S/Aut为Semi-Automático,意为半自动,.30则是指美国的.30-06步枪弹。所以这把枪按照语境翻译的话是M954 .30-06(7.62mm口径)半自动卡宾枪,这货一看长相就知道是山寨德国的Gew43半自动,但他是怎么被巴西人模仿的,巴西人又为啥用美国人的弹?
20世纪早期,巴西军队的步枪主要是7mm口径的毛瑟1908,咱们一般也把这批7mm的毛瑟步枪称为西班牙毛瑟。因为最早是西班牙在19世纪末开始采用的,随后普及到了中南美洲各国。到1935年,它们又采购和仿制了较短的毛瑟1935作为制式步枪,当然这批长相很98K的玩意打7x57mm弹。
那段时间巴西和纳粹关系不错,巴西拿着农产品和原材料向德国换军火玩的不亦乐乎。但等到1940年,美国的睦邻政策出台,开始拉拢中南美洲的诸国。他们一方面是希望美洲是美国的美洲,美洲各国都得是他弟弟。另一方面也是眼馋南美那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巴西想了想这笔生意还算划算,跟了,美国人就给大甜枣,投资建厂,军事援建之类的不在话下。反观隔壁阿根廷不听话,那就给大棒子,结果就是阿根廷沦为二流国家...
言归正传,二战之后的巴西至少明面上是跟着美帝混了,在1944年巴西派出了一支25000人的远征军跟随盟军去意大利干仗。美军看了看巴西人的毛瑟1935,寻思这是干垃圾呢还是湿垃圾,但不管怎么样,美军觉得那是垃圾,然后就把自家的M1、M1903、BAR丢给巴西远征军了,所以从照片上看,远征军就是整套美式装备,倍儿有面子。
仗打完了,巴西人回家了。带回去的除了M1加兰德,还有缴获的Gew43步枪。可以肯定的是,巴西人这会儿是一定认为半自动比毛瑟大栓要好使,而且.30-06比7mm毛瑟要刺激。所以他们决定要自己开发半自动步枪,但就他们的工业设计水平,从头设计是不可能的,只有抄才是出路。抄M1加兰德怕被美国爸爸揍,那就只有选Gew43了,反正死人不会说话。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伊塔茹巴市有个兵工厂,早年产过毛瑟步枪。二战结束之后这个厂先是尝试造了一批.30-06版的毛瑟1935栓动步枪。
感觉差不多掌握了.30-06之后,就开始尝试Gew43的逆向仿制(山寨)工作。到50年代初,成品完成...
关于这把枪的资料很少,只是说它就是G43的.30-06版。由于弹种不同,枪管和弹膛肯定肯定换过(怀疑是直接参考M1加兰德),而且考虑到.30-06(7.62x63mm)的膛压比德国人的7.92x57mm大,因此导气孔以及枪机应该做过一些调整,否则的话复进机容易出幺蛾子。
枪托样式、前上下护木略有区别,M954的弹匣看上去是直接拿BAR的20发弹匣来用,因此他们两的弹匣井和卡扣肯定也不一样。而且G43是没有刺刀座的,德军没想着让人拿着半自动去拼刺,但M954枪管下方有个毛瑟风格的刺刀座。而且枪口有螺纹,或许是方便用来装制退器或者膛口榴弹发射装置。另外,由于巴西冶炼工艺的落后,枪支的质量非常糟糕,连抓壳钩这种不算那么易损的件都能在数百发之后就报废。
还有一家里约热内卢的兵工厂也山寨了一把G43,这次到没用BAR的弹匣,也没安刺刀座。但从握把和护木上那些防滑纹来看,这货估摸是用来卖给土豪打猎玩儿的...
不过到50年代中后期,巴西人也已经拿到了FN FAL。美国人也带着北约开始玩7.62NATO弹了,巴西人估摸自己这辈子也捣鼓不出山寨G43,就跟大流的换装了FAL。到现在为止,FAL还是巴西军警主流步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