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赢了孩子与赢得孩子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的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感受:原来这么多年我都是赢了孩子,我们之间是不平等的,我身为父母就是高高在上的,没有友善,没有尊重。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孩子。
二、他尊与自尊
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感受:原来我给自尊下了一个错误的概念,误把他尊当自尊。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心结一下解开了。烦恼源于追求他尊。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而不是依赖别人的赞扬或观点,成为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高自尊的人一定是一个自信心十足的人。
三、阿德勒的几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他们的行为越是惹人烦或生气,他们就会越急迫地追求归属感,因此也就越发令人讨厌。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你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你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它是指一个人真心关心同伴,并且真诚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6.平等。指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我向你道歉
(3)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当大人们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感受:每天问一遍自己:真正理解孩子吗?对孩子友善、关心和尊重吗?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