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那么他们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脱离实际,理论也只是空想,没有丝毫意义。战国时的赵国,有一人名叫赵括,他自小熟读兵书,讲起兵法侃侃而谈,无人能与他争辩。但是,他从未上过战场,所说的不过是书上的知识,并非实战经验。后来的一次战争 ,赵王派他去带兵打战,结果可想而知,他输了。输在哪儿?输在经验上。所以说 理论固然重要,但是不去实践是不行的,事情是做出来的,书上的知识大部分也是来自生活中、来自他人的实践,我们要做的是把别人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善。理论虽重要,可实践更是重中之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说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共存的,缺一不可。李时珍耗尽心血的著作《本草纲目》,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写这本书,他曾远足旅行考察,不知涉足过多少药材资源丰富巍峨青山,不知细询过多少经验丰富的采药人。他白天背篓上山采药,夜晚挑灯深研药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 ,历经二十七载,才成雏形 ,之后无数次的修订更改,终究在他六十岁时才算真正完成了这部人类医学经典,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的艰险、磨难没有人知道,当你拿起那部宏伟巨著时,你就知道了。若李时没有跨越千山万水、没有亲身上山采药、没有潜心研究、没有反复琢磨、没有严谨修订,那么现在的医学界将少了一颗启明星,历史上也少了一位医学大家。理论与实践就像花与叶,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最完整的。
不论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采药四方的李时珍,无不一说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吗?没有实践能力就成了赵括那样纸上将军,用实践尝百草、明药理才成就了医界泰斗李时珍,才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本草纲目》。你说实践重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