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是河南人,父亲去世了,高小刚毕业就跟着母亲逃荒到了江川县。
路过红星村的时候,母亲得了急症死在了异乡。
村长石师荣看她母女可怜,用一口薄棺材葬了她母亲,树了一个牌位。
刘娟无处可走。村长石师荣收留了她。
等到刘娟十八岁的时候,征得同意。刘娟嫁给了村长石师荣的长子,石有缘。
石有缘大刘娟五岁。她在他们家生活的几年,非常了解石有缘,他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本份老实的人。
嫁给这样的人,刘娟当然愿意,她认为这是她一辈子修来的好福气。
婚后她们生养了二男一女三个孩子,孩子们聪明好学,她很满足。
在她结婚的第二年,公公石师荣突发急病走了。刚刚才五十岁。
她满心愧疚,内心感慨,这样的好人怎么这样快就走了呢?
她和婆婆两人拾了一些废砖头,又从家里倒了的东墙搬了一些,在江边避闲的地方偷偷地建了一个土地公公庙。请村里的先生写了土地公公灵位,供在里面。
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这个风险是非常高的。
好在,红星村,地处偏远,她选择的江边地方也不打眼。
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菜仔油,每个月初一,十五都会拿去点一夜的油灯。
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求求土地公公保佑她们一家平安,保一方土地都得平安。
这是她的视野。也是她的执着。
现在在县城里照顾小儿子石开贵,顺便做点小生意。再忙,初一,十五她都会回到红星村的土地公公庙去点油灯。
她的大儿子石开富打小就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好,还勤快,帮家里做许多事情。也体贴她,经常初一、十五都会陪她一起去公公庙点油灯。
可不知道造的什么孽呀,这孩子跑去了五台山,二十岁不到的年纪,还是个孩子,让她放心不下。惦记着想去看看他。
她的女儿石梅花在地区读师范,隔个周未回来,姑娘很听话、乖巧,让她省心了许多。
最让她担心的是小儿子石开贵。
俗话说娘疼幺儿。
石开贵打小就不会让她省心。
石开贵小聪明,从小读书还不错,能够考上县一中,但他更贪玩。而且叛逆。
石开贵打小就调皮捣蛋。他上学后,学了一点口号,就坚决反对母亲去公公庙,说那是四旧,是封建迷信,帽子扣的很大。
他从来不去公公庙。扬言要砸了它。与封建迷信划清界限,斗争到底。
他没有去砸。其实他偶尔经过那里,看到里面点着的灯火,他心里慎的慌,不敢一个人靠近。
长大后,他才明白,那里是母亲的心理支柱,是母亲的一切愿望。
到县一中后,母亲跟了过来,就是对他最放心不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