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笔下的小人物

作者: 了望台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22:46 被阅读266次

    余华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余华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主角没有开了挂的主角光环,反而都历经苦难,余华笔下的小说才是真实残酷的人生。

    《活着》里的福贵,是一个纨绔子弟,刚刚出场没多久就败尽了家里的财产。还好娶了个好媳妇,即便福贵只剩一间茅草屋,依旧愿意带着一双儿女陪在左右,不离不弃。

    福贵的一生凄苦,妻子,闺女,儿子,孙子最终都比他先离去,只有一头老黄牛陪伴着福贵终老,直至死亡。同样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福贵因为家道中落免去了被批斗的遭遇,也保住了一条性命。故事的最后是老人安静的生活,最想死去的人偏偏活到了最后。

    《活着》使我看见了普通贫农眼中的文化大革命,他们只是无知的响应号召。组织要造食堂,他们就顺从的不自己做饭。国家要炼钢,他们就砸锅烧铁,不问究竟,不想对错。那个年代的百姓虽然穷,却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子忠诚的信仰。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是一个忠厚的老实人,第一次卖血就觉得自己的血应该用到该用的地方,于是许三观就决定为自己娶个媳妇。第二次是为了自己那个不是亲生,但是却最得自己喜爱的大儿子还钱。第三次是给林芬芳买营养品,然后就是接二连三的为了这个家庭。

    许三观也经历了大跃进,家里实在是没有吃的了,就用卖血的钱去请全家吃面,但是唯独没有带一乐,因为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在一乐离家出走后,找到一乐的许三观终究是背着一乐去饭店,用卖血钱给一乐买了碗面。许三观最后的结局是幸福的,他在儿子们的环绕下,吃着猪肝和黄酒,眼里的眼泪是幸福的。

    因为许三观也是个贫农,那段岁月给他留下的印象应该只有大跃进后的一家人的饥饿。许三观是那个时代最不起眼的存在,家庭成分良好,也不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其实许三观最初都不算大气,可是那才是真正的小人物的心态以及小人物的生活。

    《兄弟》这本书是三本里最厚的,主要讲诉一对重组家庭里的兄弟,他们在李光头15岁那年一起成为了孤儿,成为了世上最亲的兄弟。他们兄弟俩都有落魄的时候,也都有风光的时刻,他们是天翻地覆都改变不了的兄弟。

    李光头和宋钢不算是彻头彻尾的小人物,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跌宕起伏,被时代推着前进,李光头成为刘镇首富,而宋钢最终卧轨死去。

    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光头和宋钢这对苦难兄弟还只是七八岁的孩童。他们无助的看着父亲被批斗,求着路人埋葬自己被红卫兵打死的父亲。他们看着父亲出殡时母亲被人扇嘴巴,他们眼看着那一切的发生。他们不是那个时代的盲从者,他们是被害者。

    余华的作品描写很细腻,我看见了那个残忍时代的冷酷人类,毫无人性的社会,我看见了侥幸逃脱的地主,也看见了清白的贫农,以及被狠狠批斗的地主,这一系列人的悲剧,让我怕极了那个年代,也爱死了现在的生活。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二十三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笔下的小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lr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