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容易被带偏:**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而生活中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美其名曰“老好人”。基本小事都听别人的。
这样的性格在班级管理中很容易被带着走。别人说什么都觉得是对的。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这个老师说,我觉得有理,另外一个老师说,我也觉得有理。最后用到我自己的班级都是没理了。一个是我听则信之,另一个是我自身内在思维强大,并没有信。总之我自己没有对某一件事的整体把握,而一直依靠外界力量帮忙又无法纠正自己弊端
,最后事情的处理并不如意。总结原因:没有综合考虑,没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写文章条理不清晰**;最近准备在一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编辑联系了好多次,最后因为我文章逻辑不清晰,说之后这篇文章再改不好可能就不发了,内心很难过。刚刚老师帮我修改文章,仔细思考,各种问题出来了,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想的。逻辑如此不清晰。
**自我反省**:有的时候自己逻辑思不清晰,写的文章也容易找不到主线。这样很不利于我成长的。做人做事、备课、写文章都要记得一条线,有条理,有内容,让别人清楚的知道你表达的是什么,而不是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本来来到简书其中目的就是锻炼自己写论文的水平,但是一直没有从专业写论文的水平去出发,比如记录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份思考或者是一个创新的教育点子等,有目的的提升自己才可以写论文水平才能成长,这样随意记录效率是不高的,需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了。
一个人可以迷茫,但是不得不前进,于是我开始查资料如何写教育论文,只是在B站搜索,记录了笔记,重点是:
1.先确定题目
2.搜索相关资料,建立一个文件,摘录好的观点或句子思路等,这个过程要标注好文章的原话和自己看这句话的思考(避免采用搜索资料过程涉及抄袭嫌疑),这个过程要记得所有的文献和思考都需要和自己的题目相关;
3.搭框架,列提纲,重点需要下功夫的;
4.在框架里填充观点素材或者证据;
5.列计划,有时候一整块的时间写论文是没有的,这个时候可以先把下次需要做的事情列好,这样便于进入写论文的状态。
6.出声修改。
最近自己需要抽时间在知网等网站中搜索一些文献关于如何写论文的,再梳理论文思路,一步一步向前走,别怕失败,加油,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希望未来的自己
1.深耕课堂
平时上课想到的金点子,上课的时候验证自己的金点子,学生反馈金点子有效,可以积累形成素材。
2.广泛阅读
主题式阅读,经常阅读主题式文章,寻找写文章的灵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提升。
3.勇于投稿
经常投稿,同时投稿好几份杂志。投稿不同文章,经常写,不停笔。
4.协同效应
写文章也有作者群,相互鼓励,互相指导。在不断前进的过程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协同效应,努力前进。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笔耕不辍,边阅读边写,写写读读,读读写写。
专业的尊严最值得去获得。
最近处于职业迷茫期,因为教育局经常会举办教育论文的相关比赛,可是我写的论文最高的奖是市级三等奖,对于职业发展来说,只有二等奖才有用,我发现我都不会写论文了,越想写好,越没有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