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班牛娃养成记——成长篇
作为一个科任老师,在一个以学数学为主要科目的班级,可能和家长的沟通不多。但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个曾经的班主任,我希望可以通过文字来达到沟通的效果。因此,我才想到收集家长意见,以群之力共促进步。
就像我在家长会上所说,首先要表达我由衷地敬佩之情,能将孩子送进奥班,起码在学习教育上,各位家长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时间允许,我真的很希望可以和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向你们学习育儿心经,希望让我这个新妈妈在成长的路上有方可鉴,不至于手足无措;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让每个老师都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不至于事倍功半。
无奈时间仓促,只能用此拙计,必定不能周全,还望各位谅解。如果有用,敬请阅读;如果无用,尽可忽略。
本次共收到文章40篇,感谢这些家长的支持。回忆本身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相信这些家长在回忆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收获。
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谁家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们总会在别人身上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
我这里仅做一个总结汇报的工作。其实我不太确定这样的搜集工作是否有意义,将几十万字梳理分类是个不小的工程,可是,我想,总结本身也是学习,我自己深有此感。
(文字太多,为了不要造成阅读的疲惫感,我分成几篇推送。黑色是我的文字,蓝色是家长语录)
1.关于成长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想要的样子。有丰富个性的他们,才是最真实的样子。
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一次考试也不能决定终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持久的耐力。重要的是,做一个心里健康的人。
无论你以后做什么工作都好,要有责任心,是男子汉,身上就要有担当,不要怕吃亏。(林靖凯妈妈)
相对于循规蹈矩的老好人我更加欣赏活泼有主见,个性鲜明的孩子。凡事太过的无所谓,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变相的逃避。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会抓紧一切机会通过家庭教育,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有担当事务的胆魄,希望熙在学习好之外,成为一个善良正直,个性鲜明,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号召力的真正优等生。(石明熙家长)
我们到底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无外乎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自始至终的优秀、有担当、超强的自我把握和行为能力!父母所做,未必孩子所执;父母所想,未必孩子所需;父母所期,未必孩子所念!毕竟兴趣及适合是基础,宽严或慈爱仅为形式,健康快乐才是根本。(冯天骥家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我们急躁造成了他有时不自觉地抗拒和拖拉,那我们更不应该对孩子有远远高过我们自身的期望,大家都心境平和也是快乐的源泉。客观的成绩和成就很重要,但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重要。(陈垓棱家长)
让孩子健康开心地学习,生活,自立,自强,有一技之长,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能够与大家友好相处,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王梓宽家长)
一个人天性的基础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客观的成绩和成就很重要,但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重要。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也是一场修行。(李天熠家长)
正直的人,多数善良、仗义、明朗、有担当;好学的人,多数睿智、深刻、谦卑、不卖弄;勇敢的人,多数独立、笃定、坚韧、不浮躁。(田佑童家长)
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好坏,用自身行动去告诉你,生活就如此。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活出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无愧于天地,也不需要或羡慕或攀比或看不起别人的人生,每个努力认真生活的人都应该值得尊重,包括尊重努力认真的自己。(杨礼甄家长)
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个人觉得,作为家长需要经历从怀抱中密切照顾到逐渐完全放手的转变过程,可是又不能成为一个缺位者,更想成为一个密切的关注者,同时也希望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自己认为好用的方法,道与术通过合适的方式来让她来尝试理解和接受。作为并不年轻的家长,也需要不断地理会和进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祝福并坚信她能拥有快乐的人生旅程!(杜雨若家长)
2关于兴趣
一定要有除了学习读书之外,可以寄托身心的方式。我们不能保证永远可以在学习上拔得头筹,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填补学习之外的空白,丰富单调的生活。在那个世界,你是自己的王者,无需激烈竞争,只管愉悦自我。
学小提琴并参加表演,书法绘画象棋围棋全部都学了,用畅畅的话说周末他就把少年宫每层都去遍了,去上各种课获各种奖。畅畅还是星海少年交响乐团的小号手经常在星海音乐厅表演。(刘琪畅家长)
钢琴能开发大脑,陶冶性情,舒缓情绪,孩子最少得掌握一门乐器吧。邻居姐姐一到傍晚行云流水的琴声也催生了儿子学钢琴的欲望。(李康锐家长)
为了陶冶他的性情,在熙5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钢琴作为他的课外艺术学习项目,希望通过练琴提升他的音乐素养,同时让他有更好的定力和自律能力。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熙的乐感非常好,在视唱练耳课上他能轻松分辨出老师在钢琴上随便弹的一个音的音阶。当然练琴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几乎每个孩子刚开始学琴都离不开“打骂”,想要学好钢琴,每天练习的时间绝对不能少,因为练琴非常占时间,很多学生在高年级因为学习紧张都放弃了钢琴,庆幸的是虽然熙也被数学竞赛占用了大多数课外时间,但他还是坚持把钢琴一直练了下来,直到顺利通过七级考试。到了初中阶段,他听到好听的曲子会自己到网上下载曲谱,在学校找机会到琴室弹一会,或者在周末回来的时候弹上一会,弹琴已成了他释放学习压力,放松自我的一个好方式。(石明熙家长)
武术在君豪就读的小学是传统强项,该校的领导和老师都非常重视,每年都从一年级新生中选苗子进入武术队。我们十分鼓励儿子积极参加,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到了四年级的时候,君豪已经成为学校武术队的核心骨干,在省、市、区各级别的武术比赛中获得了许多奖项,为学校争取了荣誉,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和敬佩,并在全校同学公开投票选举的少先队大队委干部中高票当选,这一年,儿子的信心是满满的、是骄傲幸福的。(麦君豪家长)
从三岁上幼儿园开始就琴棋书画、唐诗宋词元曲、语数英,试图尽早启迪思维;接着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跆拳道轮番上阵,努力保障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稍后就是趣味科学DIY、机器人等科学实验,还有滑草、滑雪,到现场观看大型体育比赛,以及游山玩水、古迹文化熏陶等,竭力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挖掘孩子的潜力(李东恒家长)
根据乐怡的身体条件及兴趣爱好,我们家长鼓励她学跳民族舞,学习一年后,曾经让她转去学芭蕾舞,但芭蕾舞,基础学习时段太枯燥太死板,我们认为不适合小孩在小年龄段学习(似4、5岁阶段),又改回学民族舞。民族舞,她学到小学二、三年级。学习民族舞,小伙伴多,课堂上音乐生动活泼,又是熟悉的歌曲旋律,老师教学的动作又很有实用性、游戏性,她接受起来比较快速愉悦。在这个班上,乐怡学得很开心,动作做得也比较到位,领会得也比较快,还交了不少同年龄段的好朋友(一直到初中,这些小朋友都看到她们有交流、有活动)。(周乐怡家长)
另外,还有钢琴过了十级的李天熠,学跳舞,学小提琴,学乒乓球的宁晗匀。谁说奥班的女孩子思维单一,没有趣味?明明一个个秀外慧中,身怀绝技。
再说,现在学校功能齐备,不只是学习的场所,更有各种课外活动兼社团,孩子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小天下。
3关于陪伴
不止一个家长讲到对于没有好好陪伴的遗憾。其实,就算缺失了童年的陪伴,不要担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是单纯地呆在一起就叫陪伴,而是,要了解孩子所想、所做,和孩子一同成长,共同进步。因为,这样的陪伴,才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TED演讲里面,那个11岁的小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地提醒我们大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说,现在啊,其实学生懂的要比老师多一点点,(嗯,很客气的话啦,估计不止一点点吧)所以呢,呵呵……很尴尬,对不对?
不光是老师,作为家长,面对越来越聪明的小孩儿,我们怎么可以停止对世界的探索脚步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之心呢?
在家长们的文章中,很开心找到几段关于陪伴的文字:
陈垓棱家长说,父母的陪伴、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母子俩一起研究奥数。母子俩都会将习题一道道的过关,多少个夜晚妈妈都是等你去睡觉还在研究奥数题。(林靖凯家长)
在我们家,经常能看到你和父亲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面红耳赤地争执;会看到你和父亲勾肩搭背情同兄弟般一起玩游戏;在公园的绿道上,能看到你和父亲一起跑步的胖敦身影;也能看到两父子窝在沙发上共同看大片的温馨画面。(杨礼甄家长)
吴宇亮妈妈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儿子有时经常缠住我说,妈妈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我便会把我小时候的趣事及糗事都会给他讲讲,儿子便会说,哦,妈妈原来你小时候也这样,我会说,谁小时候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及时改正就是好样的。
刚开始让他去学吉它,我在郑重和他商量后便给他报了名,但学了一学期以后,孩子对单调的声音,无休止的练习有了厌烦心理,只要去上吉它课他就和我不愉快,并说手疼、头疼,平时回来以后也不进行练习。一二再,再而三的找各种理由不去学习。于是我也报名,和他一起学,上完课后回来一起讨论指法技巧,这样,由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自我练习和享受音乐。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和责任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吴宇亮家长)
虽然,宇亮妈妈对于孩子学习乐器这件事的总结是坚持的重要性,而我更看重的是她的亲自参与和陪伴。我们不是断层的,而是相连的,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谈,共同的事情可以做。
4关于旅行
空出来的时间去旅游,户外活动,亲近自然。玩乐的同时,也能增广见闻,为写作积累素材。(李康锐家长)
这个我赞同,学校的生活千篇一律,家庭的关爱泛滥成灾,反而是旅行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陪他一起阅读,或是全家一起去旅行,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吴宇亮家长)
寒暑假中,几乎都是在外出度假和游山玩水中度过的。通过这些并非纯属是游玩,也希望能够通过家庭,集体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学习与人相处。(杜雨若家长)
旅游,从婴儿时代的每个周末的短途旅游开始,到现在尽量选择有文化背景地方的旅游。我们夫妻俩经常带女儿去旅游,十分享受旅游时光里的我们共同成长,旅游之前,鼓励晗匀自己去查阅旅游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功课。晗匀爸爸在旅游过程中讲解当地的文化,我们选择自助游多。(宁晗匀家长)
印象最深的是奥班的第一节课,晗匀同学知识渊博,头脑清晰,口才好,胆子大,欧洲各国的讲解,文化风景人文历史绘画的介绍,一出马便震住了我这个老师。
高晓松不都说了么:生活不但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远方有故事,远方有风景,有机会就去旅行吧!
有人讨论过养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应该不只是传宗接代的社会意义,而是,我们可以有机会,重新跟他们一起成长,经历全新的人生。
仅以此篇,献给需要一起成长的各位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