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班牛娃养成记——阅读篇

作者: 梧声声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21:07 被阅读60次

    奥班牛娃养成记——阅读篇

    阅读单独成篇,因为,它太重要。

    这篇文章有很多私心吧,因为我汇总的多是在孩子童年的成长期,他们是如何成为一只孜孜不倦的书虫的。各位家长对于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让我惊叹。孩子爱读书,各位家长功不可没,值得新晋父母虚心学习。正是这种读书情怀,培养了孩子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和充盈的生活方式。

    仍然要强调一下,为了找到一点共性和规律,我将家长的文章打散分类,这样就了解不到某个同学读书的成长路径。如果家长感兴趣,可以私下互读文章,做一个深度交流。

    我们从下面几个点展开来谈:

    1读书从娃娃抓起

    阅读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主线:晗匀刚出生,从医院回到家里的当天,我们家里就开始了天天的固定时间抱着还坐不稳的晗匀一起的阅读。(宁晗匀家长)

    董睿权从小喜欢看书,记得在他两岁的时候,他就喜欢跟着外公一起,静静地听着外公读着广州日报的内容,重复多几次,他竟然能背下来!三岁的时候,睿权就能够背下三字经。知道他的记忆很好又喜欢看书,我们就有计划地播放一些故事、唐诗宋词及简单的英文字母、儿歌等等这些语音给他听,并买一些图画书给他看,慢慢地培养他看书的习惯。到四岁时,他就熟读少儿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籍。上了小学,更是喜爱看书了!他只要看书,就能把整个人静下来。(董睿权家长)

    还是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让沐梓识字。先是给他买了配有VCD光碟的《三字经》、《论语》因《三字经》等本身文字有韵律朗朗上口,动画也很有趣,通过看这些VCD,沐梓认识了很多字;还有家具上人汉字标签、街上的广告招牌、餐厅的菜单、甚至吃过的零食包装袋都成了沐梓的学习教材。碰到不认识的字,他会主动问我们怎么读,什么意思……,慢慢地沐梓认识了很多的字,而且通过阅读,他了解了许多未知的世界,体会到了识字阅读的乐趣。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开始自己独立阅读《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环游世界八十天》等书籍。(韩沐梓家长)

    周末的时候,我们尽量带她到公园走走,在路上,她喜欢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看到路牌或标志牌时,又问上面写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是个“问题宝宝“。很多时候,她的问题我们也无法回答,所以就去买一些《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回来,读给她听,有空就跟说下各种的自然现象是怎么回事,慢慢,她发现书本原来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里面有好多她感兴趣和想知道的事。在她4岁左右,我就陪她去“广州少儿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周末除了去公园外,图书馆就成为我们另一个周末景点。刚刚开始,她喜欢看迷宫的书,每次把迷宫走出来,就很有成就感,后来就开始借各种类型的《十万个为什么》(包括自然科学、动物、植物、人体构造等),回家后,我就读给她听,然后她在我读书的时候,一边听一边认字,不知不觉中,她便认识了不少字,虽然不会写。我们平时要上班,晚上回家后总有些锁碎的事情要做,没有太多时间陪她读书,后来她干脆自己看,看到不懂的字才问,再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不问了,自己默默地看。我很好奇地问她:“书里的字你都认识吗?为什么现在不用问妈妈了?”,她和我说,其实我不可能全部看懂,大概意思明白就行,听完她的这番话,我感到十分高兴,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懂得什么是阅读。(黄子晴家长)

    4岁后,是外婆负责接她放学,等我下班后一起在外婆家吃完晚饭才回家,在这2个小时的空闲时间里,外婆不让看电视,怕影响视力,而她又太无聊,就开始找外婆家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看(比如养生的、保健的、中药的还有新华字典),但她最爱看的还是〈广州日报〉,因为报纸里面介绍了好多大大小小发生在身边的事,这个就是她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所以,在她上小学前,就已经认识好多的字,比起同龄的孩子,她显得更加懂事,知道的东西更多,我们都叫她“小博士”。(黄子晴家长)

    2读书氛围的创设

    无论在家在校,读书氛围的营造,书友的陪伴至关重要。书友是谁?父母亲人,同学朋友都可以。

    出门旅游也是必须带上书,坚持和晗匀一起阅读。父母不在家里的时候,外公外婆也会坚持和晗匀一起阅读。(宁晗匀家长)

    四年级的时候,沐梓认识了一位比他大1岁小伙伴,是妈妈同学的儿子。小哥哥也很喜欢看书,特别在中外历史方面很有积累。在暑假里,两个小朋友相处十几天下来,激发了沐梓对历史的兴趣。回家后,爸爸把书橱里多年前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推荐给他,他反复看了多遍,对书中有名的历史故事印象深刻。直到现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上、下两册磨破了边的书籍俨然成为我们“家庭历史档案”存放在书橱里。妈妈接着推荐给他的是《明朝那些事儿》(共七册),它用小说形式叙述历史。文字幽默,故事情节跌荡起伏很吸引人,沐梓手不释卷,一直到小升初前夕,反复地看了多遍。后来,他又迷上类似的《康熙王朝》、《乾隆大帝》《大秦帝国》等等……。沐梓还一度迷上军事书籍,对中外战争史、军械、现代武器等特别痴迷。至此后,沐梓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伴随着他,至到现在.我相信这个好习惯将会陪伴他终生,并会让他受益良多。(韩沐梓家长)

    在她上初中后,由于学校有图书馆,而且同学之间也爱相互交换课外书看(黄子晴家长)

    很欣慰地了解到,在上学期整个学年中,我们以每周一本书的进度推进,不但大部分同学能够按时完成,有些家长也静下心来同步阅读,周末和孩子探讨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拓宽了亲子交流的途径。

    据我所知,晗匀爸爸饱读诗书,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虎父无犬子。开句玩笑话,这的确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啊!很多家长说我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怎么办?那就做个勤奋的父母,从现在开始读书也不晚。现在都提倡终生学习了嘛!如果真的不爱读书呢?装也要装啊!如果工作太忙,又懒得装呢?那就花钱给孩子买书吧!

    3舍得花钱买书

    家里的书架都放满了书,我才发现,因为孩子爱看书,我已买了几百本书,而且他都看过了,有些他喜欢的还不止看一遍。对于老师推荐的、同学中流行的热点书籍,他都会认真看完;对于自己喜欢的情节,还会反复看,甚至都能背诵下来。有时还会和爸爸讨论和比赛《杨家将》、《三国演义》等书中人物与故事。(李东恒家长)

    其实小学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你的语文是一般,但确实也没有像担心英语一样,担心过你的语文,因为我总觉得,对于你习惯的培养,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就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从小到大,最舍得花钱就是买书,有老师推介,朋友推介的,只要看了评论不错,我都会买,我们家里,书是最多的,对买书,从来都有说必买,当然,小学期间,学校发的订书刊杂志,满满的一板我家几乎订了一大半,因为我们家有你和弟弟两个人在订,同学订一本,我们家就会订两本,而且肯定是不一样的两本,两个人可以轮着看《我爱科学》《博物》《环球科学》《实用文摘》《儿童文学》小学六年几乎从没有断过。(黄致博家长)

    4阅读喜好及现状

    他较喜欢阅读历史类的书籍,他可以很快看完,但如果让他阅读名著,可能一天也看不了几页。(黄凯笛家长)

    喜欢阅读,最喜欢读历史地理方面的书,其次是科技政治经济,不喜欢抒情的文章。地理图册是他的画板,标注的一塌糊涂。喜欢历史老师系统地讲解历史而不是告知一些知识点。(李振皓家长)

    阅读的书目,五花八门,科幻,军事历史,动漫等广泛涉猎。列举几本他最喜欢的书,比如《明朝那些事》,《全景二战系列》,《男孩子冒险书系列》,《星球大战系列》,《三体》等,现在正迷上《全职高手》。(常骏祥家长)

    我总觉得,有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是差不到哪去的。小学天南地北的阅读,没有给你语文方面应试中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却为你上初中的副科打下个很好的基础,物理,生物以及天文地理,你虽都不是很拔尖,但你至少没有畏惧感,我觉得这与你从小对这些知识的涉猎,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无不息息相关。(黄致博家长)

    经典阅读也是我们选择书籍的主线。书目的选择也是我们经过思考过的,经典书是一定要读的,从经典文学到天文地理科学等等。(宁晗匀家长)

    从10岁开始,她就从科技类书籍转为喜欢看文学类书籍,比如杨红樱、沈石溪、曹文轩、三毛、张嘉佳等的作品,可能由于很早养成阅读的习惯,在我看来她的阅读速度比较惊人,一本500页以上的书,她可以在1-2天时间内看完,放假的时候,我得每周去图书馆借7-8本书,虽然我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认真去阅读书本的内容,但她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我还是比较佩服的,她还经常笑我看一本书要用上一个月的时间。(黄子晴家长)

    后来,学校的课文慢慢开始接触较多的古诗词,她也开始沉迷上历史和诗词这类的书籍,借了一大堆的唐诗、宋词、元曲、中国上下五千年等,除了看,她还爱背诵一些比较喜欢或者较长编的诗词,挑战一下自己。(黄子晴家长)

    从我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男生逻辑清晰,但表述干涩;女生唯美浪漫,但啰嗦满篇。究其原因,性别不同所产生的阅读偏好不同,进而影响到表达的不同。我的建议,不用刻意改变孩子的阅读喜好,但一定鼓励他们广泛涉猎,就算不感兴趣的领域也尽量观其一二,多角度才可成就大视野

    另外,还有一个让很多家长忧心的问题:我的孩子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但是为什么成绩还这么差呢?

    这个分两面来看:

    一方面,学生的阅读书目没有营养:读的书不够营养,就像吃饭一样,饮料薯片没有牛奶鸡蛋营养,会反映在身体的发育成长上。

    按照营养顺序来看,首推经典,中国经典诗词古文,中外名著;其次,近现代名家作品,不拘于武侠科幻,小说杂文;再次之,各类大众杂志报纸;最不宜,凶杀色情。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经典最营养,可就是读不下去不能吸收。那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吧,除非是过于垃圾的东西,喜欢读就读,关键是能读就行。偶尔吃下麦当劳,偶尔读下垃圾书,时间长了,总会辨别出来的,这也是一种进步。

    另一方面,家长对成绩过分担忧:

    我一直都认为,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目前的成绩,读书的量在,肯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就算暂时在成绩上不是特别突出也不要着急,读过的书不会白读,就像走过的路不会白走,会融为自己的骨血,帮助自己成长。

    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学校一直资质平平,成绩一般,但就是对于读书本身非常热爱,后来偶入写作之路,努力坚持,成为一个大作家。再比如现在做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就是爱读书,思想超前,学业未竟,那又怎么样?照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生活,多牛!

    还有一个身边的例子,因为腿伤,两个月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由于阅读量的累积,还有住宿生活的适应,到了初二各方面进步很快(林靖凯家长)

    林靖凯同学由于这样的一个契机养成读书的习惯也算是因祸得福。这个孩子就是个小书虫。小学成绩并不突出,但是,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各方面有巨大进步再意料之中。

    爱读书和不爱读书,时间越久,差距越大,这就解释了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自我认同度递减的问题。

    5小心电视和手机

    这一条是我自己补充上来的。

    先说电视。

    有研究表明,人在看电视的时候,和休息时候的脑电波非常接近,这就说明,看电视的时候,大脑是在被动接收信息,不会进行深度加工和转换,毕竟,就算现在电视功能齐全,也很少有人会暂停电视画面,去思考理解节目内容,就是被电视拉着走而已。

    很多年前读过李敖的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不看电视》,印象深刻。那时候十几岁,没有手机,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晚上放学,假期放假,热映的电视剧把我的心惹得蠢蠢欲动,作业没有做完,就偷偷跑到客厅看电视,生怕父母发现,站在电视机前面,边看边注意外面的动静。后来跟同事聊天,发现有很多人当年因为要看电视和父母做过“艰苦”的斗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对我的吸引力没那么大了,几百个电视台,让我不知所措,再加上插入的广告,切断了观看节目的流畅性,让人很是恼火。还是自己读书好,可以有足够大的控制权。

    目前,电视节目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也很少有质量高的电视节目。书中有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干吗不读书呢?

    之前跟林靖凯家长聊过,她说在靖凯同学阅读习惯的养成期,家里是没有电视的。也有些家庭,家长是严厉杜绝看电视的,比如黄子晴同学,所以小孩子就从书中寻求乐趣,反而是一大收获。钟至诚同学有篇小作文,提到,电视影响了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我非常赞同。一家人对着一个大方盒子傻笑,真不如到外面去散步聊天,既锻炼身体,又加深感情。

    再说手机。

    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是“手机狗”的年代。

    身边的例子,学校不允许正常上课时间带手机,上学期,班上出现了手机事件,影响非常不好。

    手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也被手机绑架了,太多的APP,太多的信息,太多的游戏,让我们失去了沉下心来看一本书的能力。

    你有试过吗?一天看多少次手机?

    最近很多时间管理提到要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但是也有比较绝对地说法,认为碎片化的时间不叫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同等时间下,利用整块时间学习,远胜于在多个任务中来回切换。

    没有办法,这是时代必然,每个人都在各种链接中来回跳跃。查询信息的能力绰绰有余,深入思考的耐心大大下降。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衡,深浅阅读相结合。深阅读锻炼思维能力,浅阅读激发兴趣活力;深阅读品味经典盛宴,浅阅读遍尝餐点小吃;深阅读纵览历史长河,浅阅读把握时代脉搏。

    所以,小心电视和手机。

    最后想说,学校不可能为每个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成长方式,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会有一定的无奈和弊端。家长和孩子才最了解自己的阅读深度、阅读偏好、阅读节奏,这些都不能依赖学校给予每个人共同的标准。

    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触摸到社会的变化,高考的变革,结构的更迭,要快速调整,学生如果意识不到,家长要有这样的敏感度,而不是等着学校,等着老师去催促。相反,作为稳定的运行机构,学校的变革可能会更慢,课本内容的老旧,教学观念的落差,都会制约学生的成长。如果完全跟着学校的脚步,有可能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因此,有自己的步调最重要。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如何优秀,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仅以此篇,献给需要一起阅读的家长!

    附1:学生自己对于阅读成长的记忆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妈带我去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我至今认为这个举动十分明智,因为这样发掘了我对书的热爱。开始的话离不开十万个为什么和童话,后来渐渐广了起来。在课业尚未繁重而我也恰好有许多空余时间的时候,一周至少读两三本。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由外婆接送,放学后自然是回外婆家,晚上吃完饭再回家。外公不让我看电视,我又没有手机。于是做完作业能消遣的,就只有报纸和字典。养成习惯之后,我甚至恨不得在吃点心的时间先看报纸再做作业。后来我发现了一本旧得跟小姨同年的字典,无聊就翻看。(黄子晴同学)

    附2:关于第一本书的问答记录

    《红楼梦》有时间就读,妈妈几乎全天陪伴。第一本书少儿版3、4岁《红楼梦》,妈妈陪着读。哥哥送的书,自己挑了《红楼梦》原版,11岁读,读了两遍(许阳升)

    《安徒生童话》封面好看,从那个时候觉得书好看,童话类的,纯良的, 心里够善良,做事情才能足够好。(刘宇佳)

    《唐诗三百首》两岁半认字(聂羽菁)

    《山海经》(谭鑫 )

    《十万个为什么?》(杨亦卓)

    附录3:

    上学期书单放在这里,结合当下流行的,课本拓展的,轻松易读的,还有经典耐啃的。没有读完的,在这个暑假,读完吧,算是个完整的结束。

    八年级(下)推荐书目

    必备书籍:

    唐诗 宋词

    《简·爱》

    《傅雷家书》

    《名人传》

    《摆渡人》

    《撒哈拉的故事》

    第一个月

    第1周《蒋勋说唐诗》蒋勋

    第2周《花开半季 情暖三生》白落梅

    第3周《蒋勋说宋词》蒋勋

    第4周《烟月不知人事改》白落梅

    第二个月

    第5周 《童年》高尔基

    第6周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第7周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第8周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第三个月

    第9周《边城》沈从文

    第10周 《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

    第11周 《巨流河》齐邦媛

    第12周 《俗世奇人》冯骥才

    第四个月

    第13周《繁华落尽是孤独》季羡林

    第14周《家》巴金

    第15周《人生采访》萧乾

    第16周《扫起落叶好过冬》林达

    第五个月

    第17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

    第18周《看见》柴静

    第19周《好吗?好的》大冰

    第20周《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奥班牛娃养成记——阅读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i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