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破家值万贯的内在含义

破家值万贯的内在含义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3-25 00:03 被阅读0次

    人生有两件悲催的事,一是无家可归,二是有家不能回。

    人小时候没家是可怜的,人老了没家就是悲惨的。

    家意味着是生存的动力,是累了倦了困了能够休息的地方。

    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家,是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一个家里除了亲人,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用的物品。

    一个人一辈子到底能用多少东西,需要多少?其实极其有限。但是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家里累计的东西,都是一大堆。我有个朋友,做了一个“无中生有”的积分消费平台,其中有一项就是用家里不用的多余东西换积分,换新产品,换生活日用品。简单的按北京人口和家庭组成粗略估计了一下,家中旧物总价值一定是超过几百亿元。其中就电器,家具和衣服一类东西,可以每天用卡车不停的拉,拉一年也拉不完。

    我整理东西整理了俩月了,真的是破家值万贯。好多东西都是多少年都不用的,包括衣服,日用品和工艺品,各种文件,还有好多用的东西,都是来回搬来搬去,一年用不上的东西。其实基本上就用不上能用的被子、褥子、衣服就那其实就那么点,包括吃饭用的东西,其他的就是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其实最后也就是主要是照片,一些文字的东西。

    扔不过来,也捡不过来。觉得都清理干净了,又在犄角旮旯发现些“宝贝”。

    很多东西其实很久都用不到了,扔又觉得可惜,留着也是占地方,成了鸡肋。

    老人的东西,最值得纪念的是他们一生各种证件证书,年轻时候的日记,照片,书信等。这些是他们一生的写照,也是后辈可以记住和怀念的珍贵物品。

    任何金钱,珠宝首饰和奢侈品,都不能让后代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永久的记忆。只有照片、文字和视频等,才能让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前辈,才能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以及最真实的精神风貌。

    俗语“破家值万贯”,意思是即使是一个破败的家中,家什杂物也能值不少钱。老舍《龙须沟》里用过这个俗语:“我斗不过你们!我还是回家。破家值万贯,我不能半夜里坐野茶馆玩!”那么,“破家”还能值万贯,“万贯”到底是多少钱呢?

    在古代“贯”是货币的单位,万贯当然代表很有钱。但对穷人来说家里件件都是宝,即使物件已经破旧不堪但依然不能被舍弃,因为坏了或丢了就真的没有钱再买了。那个时代是有时代不得已的因素,那么如今这种物质充盈的时代,旧观念是否适用新时代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我国明代以前的货币使用的是铜钱。铜钱的货币单位是“文”和“贯”(也称“吊”),一个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吊)。古代小说中形容用绳子穿起来的一贯铜钱,常说“青蛇也似一贯铜钱”,非常形象。但铜钱价值低,分量重,不便携带。因此,明中叶以后,人们在商贸交易中多使用白银和黄金。由于各个时代的实际购买力不同,笼统说一贯钱折合现在多少钱对比意义不是太大。如唐贞观年间,物价非常低,一斗米只需要5文钱,一斗米约6.25公斤,一贯钱可以买1250公斤米。目前米价差不多6元一公斤,6×1250=7500,一贯钱约等于现在7500元,“万贯”相当于今日7500万元,近乎于亿万富翁了。但据《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六七百”的记载,宋朝币值缩水约1/120,那么“万贯”只相当于今日62万元左右。到了明朝,实际购买力进一步下降,按照宣德年间的银钞比价,1万贯只可折银200两,明代购买力1两白银折合今天210元,那么“万贯”就成了4万多块钱。

    古代中国的银子十分匮乏,大量流通也是发生在明清时期。

    明朝之前,可以说银子的价值更高,那时候基本上也是作为大宗货币来进行交易的,很少一部分在民间流通。

    唐宋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这个我们在影视剧里也经常会看到。

    由此可知,古代在不同朝代,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银两的价值也是有差异的。

    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

    所以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我们以中间价1.75元计算。

    我们先来看看唐朝,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也就是说唐朝时期,1两银子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

    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1两银子也值2065元人民币。

    到了宋朝,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于是钱币制度出现了混乱的状况。

    一般来讲,一两银子为一贯,等于1000文。

    但是在宋朝银两吃紧的时候,很多地区出现了770钱为一贯,850钱为一贯,甚至还有480钱为一贯的。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记载“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

    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3—7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693—1617元。

    取个中间值,宋朝1两银子约合人民币1000元。

    到了明朝,白银的流通较为广泛,不仅作为官银流通,也成为商家交易的主流货币。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约合人民币660元。

    同时,我们从《红楼梦》里的几个细节,也可以得以印证。

    《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我们姑且以明朝的汇兑来计算。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

    也就是说这一顿饭花了一万五千多块钱,由不得刘姥姥大为吃惊。

    还有一次,也就是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

    要知道这20两银子,可相当于1.3万人民币了,刘姥姥拿了这么多的过年费,当然高兴坏了。

    到了清朝,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折合下来约人民币250元左右。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得出的结论是: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25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60元;北宋朝中期约1000元左右,盛唐时期2000—4000元。

    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

    意思就是在搬家时不要随便扔东西,不然扔掉这些东西,家里福气就散了。

    我国古人都是信风水学的,尤其是在搬家入住的方面更为谨慎。他们认为在搬家的时候,不能扔一些东西,不然会将家里的财运和福运都扔出去。

    实际上,家的价值不在于多少钱,而是那经久的记忆和怀念。擦掉岁月的尘土,我们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看到父母年轻的时候,甚至看到再上一代的一片片痕迹。

    第一种不能丢的东西都是我们吃饭的饭碗,因为饭碗代表着是工作,如果我们直接将饭碗丢掉的话,意味着我们搬新家之后可能会将工作丢掉?寓意不好,因此古人是很忌讳在搬家时把饭碗丢掉。

    第二种就是睡觉的枕头,一般我们入睡时都需要垫上枕头,这样才会睡得更安心。有些人离开枕头之后是睡不着的,还有些人需要垫很高的枕头才睡得着。

    因为枕头是我们的贴身物品,已经习惯了枕头的存在,再丢掉可能睡得就会没有那么舒服了。而且古人有一句老话说,高枕无忧,只有带上自己的枕头,才能做到高枕无忧,这也相当于是把好运气带到新家里。

    第三件也是最不能丢的东西,是我们以前留下来的一些老物件,比如说缝纫机或者是其他的古玩物品,这些物品都是很值钱的,就算不卖也能摆在家里观赏。

    如果把这些东西丢掉了,损失会比较大,想要再找同类型的古玩和老物件也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了,一些比较老的东西越老越值钱。

    第四一般家里都比较崇尚神学,都期望自己家里能有好运和福运,所以大家在搬家时也不要忘了将一些佛像香炉等移到新家里面,不过具体的习俗要根据当地的习俗进行处理,毕竟供奉神明这种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

    人们将神明看作是信仰,也能给予生活更多动力,因此搬家时这种东西不要随便丢掉。

    时至今日,家对我们而言既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资产。用经济学中,边际效应来打个比方:富豪和低保户家里同时丢了一台电视,谁会更痛心呢?当然是低保户,因为每一分钱对于他来说都格外重要。同样的一台电视在不同人眼里价值却不同。那么我们要明白究竟是物品本身决定了价值的权重还是我们赋予了物品价值的权重?

    断舍离最终的目的只是让你审视自己的内心,什么才是你最该关注的,最核心的。这些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答案。

    你拥有的越多,你就越忙碌,你拥有的越少,你就越自由,在舍弃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新的自己,调整自己和物品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家值万贯的内在含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qg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