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78684/42da6b784075bd03.jpg)
看完了俞敏洪老师《战疫有我,逆风成长》的演讲,收获良多。以下是我从这篇文章中总结出的一些收获,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能造福大家。
人为什么生而不同?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思维和行动不一样?人一辈子的平庸是如何来的?俞敏洪老师告诉我们,来自于我们自己本身想平庸。你自己本身就享受安逸,懒惰,不想思考,这样下去,你就平庸了。
同样,不平庸来自于自己不愿意平庸,来自于自己对当下生活的不满,要去努力改变当下的生活。不平庸不代表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而是至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有很多好的改变。
如果你有内心的力量,你是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也是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行动的。俞敏洪老师当初是一个干农活的农民,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来考进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
为什么和俞老师同一批的同学没有考上,因为他们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命运。只有俞老师相信自己,自己的内心愿意继续向前走。无论是当初高考,还是后来创办企业,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就算被嘲笑讥讽,俞老师坚信自己能梦想成真。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天赋。
文中俞老师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几个关键要素。一是人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是不满当下的生活,我们愿意摆脱现实生活的平庸,去给自己规划一个努力奋斗的方向。这也是人最大的不同。
想起疫情期间,只能封闭在家。但是不同的人生态度,造就不同的命运。有的人天天玩手机玩游戏刷剧。而有的人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看到俞老师的疫情日记后,也开始读各种小说历史、诗歌散文。俞老师能读这么多书,自己也能。阅读多了,仿佛自己的世界又打开了一扇大门。
二是,有了志向并不等于成功,志向不落地,终究是空想。需要我们去脚踏实地行动,心甘情愿去奋斗,在正确的方向上去努力。
第三,一定有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一面,不要总和别人去比,和过去的自己比,比过去的自己优秀就很好了。一辈子和别人比,你是比不完的。
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期待: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努力,努力让我们感到快乐,感到有进步,有成就感。别着急,人生总是慢慢突破的,只要努力,总会开花结果的。
最后俞老师分享了关于学习的方法,要找到自己的天分,去主攻自己天分的课程。有的人天生就适合文科,有的人天生就适合理科,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俞老师建议每个学生至少让一门课学到顶尖的水平,这样会让自己感到内心的自信,能够感到骄傲。学习是一个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后,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成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