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写作群里的小伙伴说买了个写作的课程,又不爱写作。
不自觉的回复道,写作其实是没有技巧的,想想那些大作家,哪个不是直接写呢,谁上过写作的培训班啊。写作应该是从心出发,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因为获得自己内心的愉悦感也是一种成功。
小伙伴又说,自己想写一本回忆录,但是又不喜欢手机写作,又没有电脑,所以一直搁浅下来。我们一群人在手机的另一端干着急,推荐她用手写的方式,或者买个手机转换器外接键盘即可写作了。但是小伙伴还是顾虑重重,担心自己这不好,不会技巧。
其实,写作最重要的是开始,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不要去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技巧不足够,情节不够百转千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跟自己对话了,更好的认知了自己,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今天早上阅读了李华老师的《写出内心深处的故事》,在书籍的前两章都在讲自由写作。所谓的自由写作是指从心出发,勇敢的写,将自己心灵深处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李华老师讲到自己小学时候写作文写的很好,作品经常被老师送去参赛等等,但她却发现当自己越在意结果的时候越写不出好的作品,反而当自己放空,没有刻意去写的时候可以写出更加棒的文章。
写作应该是一种追随自己内心的行为,当我们追随内心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会在唱歌。
自由写作那么神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开始呢?
第一周,一周三次十分钟自由写作训练。这时候可能会比较痛苦,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思路也不通顺,还有各种错别字。但是不要担心,坚持下去,相信会发生改变。
第二周,一周三次十五分钟的自由写作训练。这个时候自己的畏惧心理会消失一些,经过一周的练习,自己的思考方式会发生变化,开始会下意识的思考如果要写出来怎么写。经过第二周的练习自由写作会更加顺畅。
第三周,一周三次二十分钟自由写作训练。相信经过前两周的锻炼,对写作已经不再畏惧,甚至有点小的期待,期待看自己经过两周的练习是否有所进步,自己是否可以自由写作了呢?
在训练的时候记得将自己写的东西保存下来,在三周结束之后可以进行一个小的复盘,看看自己经过三周的刻意练习是的有大的进步?逻辑思维是否更强了,是否写的更加顺畅了?语言表达是否更加精准了?
《写出内心深处的故事》这本书不仅提出了写作的方法,而且每一章都有很多的练习,比如在回应写作中,李华老师先引用自己的文章《冰冰》,之后写自己的同事看完之后做的回应写作,在章节末尾还留下小的作业,让读者去完成回应写作的作业。
看书最重要的是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去练习,但是很容易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因为内心的犹豫造成拖延,最后看完书并没有达到相应训练的效果。看《写出内心深处的故事》书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老师留了作业并且还将写的好的作业附在后面进行参考,看完书之后怎么可能不进步呢?
《写出内心深处的故事》书不仅教我们如何自由写作和回应写作,在后面的章节中,通过教导写影评,回忆录,采访报道等,对各类型题材进行了小的讲解,同时也作为自由写作及回应写作的小的案例,让人们对回应写作及自由写作有了更深的感触。
相信跟着书中的案例进行练习,一定会带来大的改变,正像序言中写的那样,如果一周阅读一小时,三个月之后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回忆录,六个月之后可以举行作品朗读会。一起学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