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发现了读1000本书却没有成长的核心关键!

我发现了读1000本书却没有成长的核心关键!

作者: 思索在毫末 | 来源:发表于2023-11-14 20:00 被阅读0次

    我自诩是个爱读书的人。

    我的书架上一堆书,包括心理学、投资、商业、成长等等。

    有时候一周读两本书,但发现对我的人生几乎没有影响到过有人每两天读一本书。

    我也见过读书社群,有的人很牛,一天看一本书,每天分享阅读感受。

    但几周之后发现他们分享的内容毫无进步。

    我开始意识到问题,

    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进行“深度思考”?

    直到今天看了刘澜的“反学习”,

    我才意识到一个根植二十几年的心智模式,

    而这个问题大概率90%的人都有,

    因为这是我们从学校中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中学到的...


    01

    标准答案式思维的缘起

    首先问你个问题,

    为什么很多学霸,在职场中反而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适应?

    反而当时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却如鱼得水?

    很多人应该都想过,

    但没有都没有得到值得信服的答案。

    可以想想,

    为了考试,我们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

    对!是做题。

    而且因为要高考,所有的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哪怕像是语文阅读理解本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都会给出参考答案。

    学生为了得分,必须学会用“套路”来覆盖要点。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自然就会衍生出一种心智模式

    ——标准答案式思维。


    02

    带着标准答案式思维进入社会

    这个模式在学校中太好用了,十几年的训练让它根深蒂固。

    步入社会后,自然也会用这种思维模式思考所有的事情。

    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 认为做任何事情/项目,都有对的答案(正确答案)

    - 正确答案掌握在权威(老师、领导)手中

    - 最终会有权威告诉我们答案

    - 很少对这个答案进行质疑

    如果把世上的问题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有对错。例如,北京的首都是什么?

    2. 感受类的问题,没有对错好坏。例如,我觉得这个牛肉不好吃。

    3. 社会类问题,没有对错但有好坏。比如社交类问题、公司的战略、经济学模型。

    实际上,很多问题不像数学和物理非黑即白,都是属于第三类,没有对错,只有好坏。

    例如,你去朋友家做客,不喜欢朋友做的牛肉。

    你可以说“不好吃”,也可以说“不太适合我的口味”。

    这个问题问的虽然是感受(第二类问题),

    但在这个场合下其实衍生为社交问题(第三类问题)。

    虽没有对错,但明显后者更好。

    对待这种问题,以“标准答案式思维”,等着权威给答案,明显就傻住了。


    03

    破除“标准答案思维”,修炼“参考答案思维”

    那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是,破除“标准答案思维”,修炼“参考答案思维”。

    1.首先要意识到,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

    用标准答案思维做事,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因为很难找到最终的答案。

    实际上,做成与否,影响因素太多了,

    甚至很多情况下,运气占很大一部分,只能去不断试错。

    哪怕有成功者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个答案也只能作为参考。

    因为你不是他,不可能100%模仿,哪怕做到,还有运气呢?

    2.带着怀疑学习。

    从书中、从别人的课程学习时,

    不要只跟着作者的思路,

    怀着怀疑态度,所有的内容都不是标准答案。

    明朝大思想家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每次的怀疑都是觉察的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对吗,有什么依据?

    自己尝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开始怀疑时,真正的学习就开始了。

    3.学习动力模式,即本质。

    很多学习,学的只是表面。

    看别人怎么做项目,你就怎么做。

    别人说坚持,你就傻傻地只盯着目标坚持,发现结果并不如意。

    学习别人,要剖析其“动力模式”,到底是哪些因素驱使事情的推进:

    - 这个项目最关键的是什么?

    - 是项目节奏?是差异化?还是内容质量?为什么选这个?

    - 应该怎么实现这个最关键的点?

    - 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 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

    - 预计会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 如果发现不是,哪个又是?

    反复拷问自己,注意,要达到“拷问”的程度,通过这个过程抽象出背后的逻辑关系。

    哪怕反复做错。

    只有这样,才摆脱运气游戏。

    4.形成自己的参考答案并实践。

    学习没进步,这个是最大的问题。

    要么看到别人的思考结果,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就过去了。

    从不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的“参考答案”。

    98%的人看书都是这样!

    不信我问你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是哪本书或哪门课程?

    第二个问题,它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善?

    如果答案犹犹豫豫,或者发现改善不大,大概率你也栽坑了。

    每次读到让自己茅塞顿开的话,停下来,

    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记录下来针对自己的改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修炼。

    5.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主动性

    填鸭式教育会养成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形成了被动学习的模式。

    很少有人会主动预习、主动思考,因为知道老师会带着大家学习。

    延伸出来,毕业后读书、报各种课程,也是等待被灌输知识。

    想着报名就是成功一半,学完肯定有改善。

    然而绝大多数人在课程结束后,还是该如何如何。

    将老师作为一个讨论者对待,而不是传授者。

    正如前面几点所说,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

    这意味着没人会帮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找属于自己的参考答案,然后“修炼”心智模型、刻意练习技能。


    04

    写在最后

    血栓会阻碍血液流动,

    而标准答案式思维是一种底层的心智模式,

    会阻碍你的成长。

    几乎所有的坏习惯都是它直接或间接引起的。

    当我发现开始主动带着怀疑学习,

    并及时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参考答案的时候,

    书开始不再和我自己有割裂感,真正开始作为我的助力。

    如果你也是个小白,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你,

    让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读书方法参考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发现了读1000本书却没有成长的核心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wj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