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走和安住的时候,都要保持宁静自在,守住妙明心,不要丢失妙明心,不要被世界上纷繁的万物把你的心引走,也不要被世界上虚幻的假象所迷惑。
守住你的自性光明,守住你的那种觉性,把贪婪、愚痴、仇恨和苦乐全部融入自性光明和觉性之中。同时,用这种觉性慢慢地消解,消除你的烦恼与习气。
2、当你心中杂念纷飞时,你只要守住当下的觉性,把你的觉悟之心用于眼前正在做的事情。
具体地说,要用眼睛看着这件事,耳朵聆听这件事情,鼻子好像闻到了这件事的气息,舌头仿佛也尝到了这件事的气味,身体更是触到了这件事。当眼、耳、鼻、舌、身、意都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时,你就守住了妙明之心。
把真心作用于眼前所做的事情,这种专注就是最好的修炼。
3、要永远觉性清明于当下,触目随缘,快乐无忧,督摄六根,心无旁骛。做事如彩笔描空,描时专注,描后放下。空中心中皆了无牵挂。
4、所谓的“解脱”,就是去除执著,摆脱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达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修行的目的,并常常以此提醒自己,安住于真心,专注于目前在做的事情,守住妙明之心。
5、要记住,并不是在念经或是座上修的时候,才能保任那种感觉,到不念经的时候就把它丢掉。应该是二十四小时里都忆持和保任那种觉受,守住那种觉受。就算偶尔忘记了,一旦想起来你也要赶紧回到那份觉悟之中。日积月累,经年累月,让它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空气一样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6、因为所有的生命时空,都是由一个个“当下”构成的。只有在每一个“当下”都能守住那种明白的觉性,才算是将功夫打成了一片。只有这样的修行,才算是成功的修行。
7、禅者只要活着,无论是具体行动还是在沉默中,无论他是在世间行走还是在思想中耕耘,都以种种方式进行着对本源的对话,即使他在无思、放任中,般若、空、本体都在围绕着他。最终,在禅者看来,“当下”代替了“客观世界”而成为存在的本质和中心,实现了生存的神圣创造。
8、当下是事物神圣所在,这里有真实的空性和救赎,在当下的每一次呼吸中,都富有永恒的意义和觉者感受到的真谛,叫人生活在平静的生活之中没有非常多思念,这意味着天堂随处涌现。实在的时光和实际的事物作为当下的儿女,每一次微细流动都应该是幸福的、永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