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缅怀

作者: 子威 | 来源:发表于2021-10-17 20:43 被阅读0次

自有记忆起,接触的老人不是很多,从小到大,一直是父母陪伴在身边,所以,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爷爷奶奶疼爱,很是羡慕。

重阳节当天,村里把80岁以上的老人集合起来,足足有70余人,看着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脸上刻满了岁月留在脸上的皱纹,思绪不禁回到过去,想起了曾经陪伴过自己的老人。

一 爷爷

记忆中,爷爷很是慈祥和蔼,总是笑眯眯的指着上衣口袋,示意里面装着有钱,可以买糖果给自己吃,让自己跟着他走。自己小时候也很嘴馋,这个时候,总能被爷爷的糖果馋到,乖乖的就跟着爷爷走到村中心的小卖部,盯着一毛钱两个的大红色圆形糖果,然后转身望向爷爷。爷爷会意,拿起一个糖果,剥去包装,轻轻的塞进我的嘴里,一股甜蜜从嘴进入喉咙,在刺激到大脑,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蔓延至全身,幸福至极。

奶奶去世那年,最小的叔叔才3岁,留下爷爷独自一人拉扯养活着6个子女,又当爹又当妈。爷爷原本在外乡代课当教师,奶奶去世后,只好辞职回到村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拼命的维持着家中生计。

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二,头上还有个姐姐,下面有4个弟弟嗷嗷待哺。看着家中只有爷爷维持,心疼爷爷太辛苦,父亲不敢再去上学,当父亲把这个决定告诉爷爷时,爷爷含泪无语。过了几天,当父亲的班主任走路从百里外的学校来到家中,劝说父亲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时,爷爷再次沉默了。父亲的成绩在所有子女当中是最好的,但作为大哥的父亲,体力也是最好的,于情于理留在家中帮村是最合适的人选。沉默过后,爷爷坚定的对父亲说:娃子,要不你还是回去读书吧。父亲没有答话,只是一个劲的摇头,铁了心要留在家中帮助爷爷养家。父亲的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只得无奈地叹息着离开了。

有了父亲的帮忙,家中的日子相对好过一点,但爷爷的身体在日积月累的劳累中,还是慢慢的变坏了。

那日清晨,和往常一样,晴空万里。母亲做好早饭,却迟迟不见爷爷起来,前去敲门也不见动静,以为爷爷还在睡觉,也就没有多想。到了日出中天,还是不见爷爷起来吃早餐,母亲再次去敲爷爷的房门,还是不见动静。母亲慌了,叫来父亲,父亲找来钥匙,却开不了房门,房门从里面反锁了。无奈,只得动粗撬开了爷爷的房门。当门打开时,只见爷爷安详的躺在床上,和平时没有两样。父亲近前叫了几声,不见爷爷有动静,伸手一摸,爷爷已经没有了气息,安静的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眼泪瞬间决堤,刷刷的从脸上留下来。强忍着伤心,父亲请来村里有名望的老人前来帮忙一起料理爷爷的后事。

爷爷去世那年,自己才3周岁。亲人过世,孝子孝孙要在左臂上戴上白纱,以示悼念。还未经世事的自己,看到家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穿梭在人群中,就是不肯戴上白纱,口中还说着“爷爷去哪了”。

前来参加葬礼的一位村里大伯,抱起自己,来到爷爷的棺材前,只见爷爷安详的躺在棺材里,一动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紧闭双眼,这是最后一次见到爷爷的情形。待三天后,还是清晨,家人们目送着抬棺人抬着爷爷的棺材往山中走去,院子里燃烧起熊熊大火,把爷爷生前用过的物品和穿过的衣物烧去。至此,爷爷永远的消失了。

此后很多年,家中的大厅挂着爷爷的相片,待自己稍微长大后看着相片,还记得爷爷的长相,那么的和蔼可亲。虽然有关爷爷的记忆不多,但幸运的是爷爷曾经陪伴过自己成长,不至于一点回忆都没有。

二 外婆

外婆住在同一个村的另外一个小组,离自己家走路一个时辰左右的距离,记忆中,自上学后,外婆的身影出现的还是较多的。

小时候,自己不知出于什么缘故,一直没有叫过外婆一声,每次见到外婆,都只是一个劲的傻笑,不管母亲怎么说,就是不叫一声“外婆”,为此还挨了母亲不少骂。

有一次,去外婆家,看中了外婆的一个热水壶上面扣的杯子,很想要,但又不好意思要。外婆知道后,说只要叫一声“外婆”就把杯子给自己。为了得到杯子,鬼使神差的居然开口叫了声“外婆”,外婆听到后满脸笑容高兴的把杯子给了自己。从那以后,开始叫“外婆”了。

家中没有老人帮衬,母亲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父亲平日里赚钱养家,白天无法兼顾。每当农忙时,外婆都会到家里来帮忙,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带上种的菜和水果之类的。逢年过节,也很喜欢到外婆家去,有着外婆的疼爱,什么好吃的只要外婆有的都会拿出来给自己吃。

待到上初中时,外婆突然不省人事了。听父亲说是因为外婆家遭贼了,把外婆存了一辈子的钱都偷了去,具体有多少钱每人知道。受了刺激后,外婆行动变得缓慢了起来,直至有一天倒在床上人事不省。

跟着父母去外婆家看外婆,只见外婆躺在床上,不见了昔日的容光,身躯消瘦的只剩皮包骨,目光呆滞,眼中没了亮光。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外婆手上,对着外婆说起自己的名字,外婆没有反应,已经忘记了所有的人。看到外婆现状,不禁眼中湿润,强忍着没有把泪水留下来。

过了几月,噩耗还是传来了。那天晚上,外面下着小雨,连绵不断,空气中滞留着潮湿的味道,母亲接到舅舅的电话,挂断后,母亲哭了,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掉,母亲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立即带着母亲前往舅舅家协同料理外婆的丧事,按照习俗,自己留在家中。

不曾想,那次见面竟是永别,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最终回到小时候第一次叫外婆的情形,别了,永别了,亲爱的外婆!

三 伯公

伯公,是爷爷的亲弟弟,本来按照辈分应该叫叔公的,由于爷爷去世的早,所以一直以来都叫爷爷的弟弟“伯公”。

伯公是经历时间最长的老人,在村里,伯公辈分最大,属于话事有一定的权威的那种。伯公有9个儿女,但没有一个儿女可以“制服”他。伯公的性格倔,脾气较火爆,认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每次伯公家中发生争执的事情,伯公的儿子都只得打电话请父亲去劝说,因为伯公和父亲性格相似,也听父亲的劝。

大三那年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喜度新年。年二十九,大伯来到家中,请父亲过去,说伯公可能不行了,估计挺不过年坎,商量如何料理后事。父亲去后,伯公回光返照,突然清醒嚷嚷着肚子饿了,要吃的。看到如此情形,大家松了一口气,估摸着应该能挺过年关。

大年初一,往常一样,吃完早餐和弟弟到村里各家去拜年。正欲往伯公家拜年时,被村里的一个伯母叫住,说不要去。问为什么,伯母不说,也就没想许多,带着弟弟去了伯公家里。到了以后,不见伯公,大伯把自己和弟弟带到他家喝茶,喝到半中间,大伯从里屋拿出两个红包,发给自己和弟弟。接过红包的一瞬间,感到很诧异,往年大伯从来没有包过红包给自己,今年怎么一反常态,包了个红包。诧异之间,收过红包,继续聊着家长里短。

回到家中,跟父亲说了大伯发红包的事,父亲说发了就领着,没事。

过了大年初三,传来伯公逝世的消息。后来,听父亲说,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伯公就已经走了,为了全村人能过个好年,所以秘而不发丧。顿时,明白了大伯为什么发红包的缘故。

父母过大伯家帮忙料理伯公的后事,自己和弟弟则被送到叔叔家。那年,独自和弟弟在叔叔家度过剩下的春节假期,思绪随着记忆回到和伯公相交的时光。

打小很喜欢听客家山歌,小时候都是用DVD或CVD放光盘唱片的。村里没有过多的娱乐活动,电视还是需要靠接收天线连接信号,且只有为数几个台的那种,精神生活较欠缺。在那样的年代,光盘唱片就成为人们业余生活消遣的必备品,记得最初看的《还珠格格》也是通过光盘看的。

客家山歌,独具特色,深受老人们的喜爱。母亲也喜欢看,受到母亲的影响,自己也很喜欢看。光盘唱片按照山歌的长短价格不一,家里买了好些唱片,但看过几遍以后会失去新鲜感,就像电影一样,看多了都知道其中的剧情了,再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有意思了。这时,母亲就会带着自己到伯公家去借山歌唱片。伯公打开抽屉,一整抽屉全是唱片,任由自己挑选,自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挑选出喜欢的唱片,拿出来看着伯公,伯公这时会笑容满面的说道:拿去看吧,但不要刮花了哦。得到伯公的允许,自己抱着山歌唱片美美的回家享受精神大餐去了。

小时候,因山歌唱片与伯公结缘。那时候,伯公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很是可爱和蔼。

曾经听大人们说,在伯公和爷爷小的时候,公太,也就是伯公和爷爷的父亲想带着他俩在广东某地置办田地安家立业的,伯公不知出于何种缘故,死活不肯,后来公太带着伯公和爷爷回到小山村,过着只够温饱的日子。说起这时,大人们都会哀叹一声,说当初要是在外面安居了,日子肯定会好过一些。转念一想,如果当初伯公同意了公太在外地安居,也就不会有我们这一代人了吧。

伯公是村庙的理事,村庙正中大厅供着三位尊神,中间是玉皇大帝,左边是观音菩萨,右边是太阳星君,大厅旁边还有一个房间,供着的是曾新一郎。每逢初一十五,伯公都会早早的带上供品和香纸烛宝去村庙里祭拜,很是虔诚。

后来,上了大学,伯公的身体每况日下,不似从前了。大二那年,伯公身体已是很虚弱,前去看他时,伯公还能认出自己,嚷嚷着叫人拿个红包给自己,口中说着自己是家族的骄傲,第一个大学生。看着伯公高兴的样子,很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的。

思绪回到现实中,可能此时村里已是哀乐响起,冲去过年喜庆的氛围,带来低沉的悲音。伯公活到79岁,终究没有迈过80岁的大坎,未能打破村里最长寿的记录。

斯人已逝,今人缅怀。在这九九重阳之际,回忆起曾经接触过的老人们,爷爷、外婆、伯公的音容相貌依次在脑中浮现,愿他们在天堂安详幸福,不在经历人世间的苦痛,后人会一直铭记。

相关文章

  • 重阳缅怀

    自有记忆起,接触的老人不是很多,从小到大,一直是父母陪伴在身边,所以,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爷爷奶奶疼爱,很是羡慕。 重...

  • 深秋重阳,缅怀先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儿孙虔祭祖 世代永安康 刘傅氏2020年重阳祭祖

    刘傅氏2020年重阳祭祖 九九又重阳 蓝天白云飘 山脉来气聚 水归去远洋 缅怀先祖志 福泽佑祥光 儿孙虔祭祖 世代...

  • 傻小哈的魔都日常——第一百零三天

    清明了,这个日子只有重阳能和它相依相伴,这一天不适合喜庆喧闹,只适宜缅怀先祖、祭扫祖坟。而远在他乡的游子,却无法...

  • 重阳节致家人

    今天是重阳,是缅怀先人的日子,爷爷、四伯父及母亲生前日常的点点滴滴,又温暖地浮现在眼前…… 饮水思源,往上溯之,可...

  • 重阳的晨雨间

    又是一年重阳,又是早起的晨雨。对于缅怀和祭拜我其实没什么兴趣,斯人已逝,有所思念的人在心里,就没有忘记过。 上班路...

  • 天亮了,生活还得继续

    2019年10月7日九九重阳节,本来是缅怀先人,登高望远,喝菊花酒的日子。噩耗突来,我细叔因车祸,永远的离开...

  • 无花无酒过清明(二)

    今又清明,最鲜的花、最醇的酒,只为缅怀先贤。 今又清明,我来到青山深处,缅怀先烈,缅怀先辈,缅怀先贤,缅怀那些为国...

  •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节日,浪漫的七夕节,热闹的元宵节,表达缅怀之情的清明节,登高望远的重阳节,还有代表团团圆圆...

  • 我说重阳

    我说重阳 文:天涯诗丐 谁说重阳到, 我说重阳早。 谁说重阳好, 我说重阳老。 谁说重阳登山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阳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ww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