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切换心情——在心中造门
亦存在必要的无用
通往佛寺的连绵参道上必定设有数道门。
若是佛寺,便是通过所谓山门、中门和三门等三解脱门,方才得以到达正殿。为何设置如此无用之物?不,此等是必要的无用。门被称作结界,便是说两个世界正处于联结状态。每跨越一道结界,均是在靠近洁净世界。
佛教世界有一说法云,净土,指空间中的洁净随跨越的结界数增加有所增加。因此,佛寺的三解脱门被修筑为必须跨过的样式。并非轻易便可通过而已,而是造出高低差,特意使人跨过。此举是为借由跨过这一行为,使人确实感受到进入净土一事。
譬如通勤时间,也试着将其看作必要的无用。切换自身的私人状态和工作状态,虽无用却又必要的时间。
【所思所想】
设立结界,是有趣又实用的方法。
哆啦A梦的任意门,沟通无限遥远的两个世界。
我们亦可通过心的任意门,得到心灵自由。
从设立结界开始,主导自由。
网友评论